<p class="ql-block">撰 文:抱朴守初</p><p class="ql-block">图 片:网络下载</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841290</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面临五大矛盾,十分严峻。</p><p class="ql-block"> 一,土地产权人无法履行产权权力。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是村集体所有,村拥有的土地产权权力是不完整的,被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分散了。按法律规定,产权人对拥有的资产拥有完全经营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而村里对土地的流转,经营使用,产生的收益,无权过问与监督。</p><p class="ql-block"> 二,土地承包相对固化,形成“有人无地”“无人有地”。“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作法,衍生出新出生的,嫁入的人口成为无地农民;而已经去世,户口迁出的人口,其名下土地依然保留。这造成土地承包起点公平与过程公平的冲突。大量新生代农民与土地脱了钩,而一些城市居民却还拥有土地承包权和流转收入。</p><p class="ql-block"> 三,“耕者无其田”“不耕者有其田”。这是第二个矛盾必然延伸的市场化表现。它形成了事实上的“土地食利阶层”(不种地收租金)和经营承租阶层。</p><p class="ql-block"> “不耕者”,凭借土地承包权,通过出租土地获得稳定的财产性收入。</p><p class="ql-block"> “耕地者”,必须支付租金才能获得土地进行经营,这直接推高了他们的生产成本。</p><p class="ql-block"> 四,土地流转矛盾重重。当初为了公平,土地承包时往往按肥力、远近分成不同等级,每户一小块,导致地块极度细碎,造成土地流转很多问题。一个种植大户往往要与几十户,几百户逐一谈判签约,䜣求难统一,协商空转。只要一户不同意,就要出现插花地,影响机械耕作。有的流转合同期短,还有口头协议,农户可能随时收回土地,使得经营者不敢长期投资。</p><p class="ql-block"> 五,种地成本增高。种植大户承租土地,每亩每年至少支付500元租金,有的更高。这大大挤压了种粮大户的利润空间,使我国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国际竞争中,在国内行业比较效益中处于弱势。</p><p class="ql-block"> 农村土地的上述矛盾,需在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下,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