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2025-10-23)

杨泉海

<p class="ql-block">“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由敦煌研究院与北京展览馆联袂呈现,以“艺术大展”之名,行文明史诗之实。莫高窟千年积淀的厚重与辉煌,在这场展览中被深情唤醒,“大”字不仅形容规模,更承载着文化之广博、历史之深远、艺术之崇高。</p> <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赡的佛教艺术宝库,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跨越公元四至十四世纪,如一部镌刻在岩壁上的文明画卷。其恢弘气象与深邃内涵,不仅映照出古代社会的万千气象,更凝聚着不可估量的历史、文化与科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历经三年潜心研究与精心筹备,“如是莫高”以“复制洞窟+文物珍品+壁画彩塑+文化体验”为架构,打造六大主题展区:“敦煌印象”“千年莫高”“灿烂佛宫”“庄严净土”“万象人间”“石室宝藏”。逾3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层层铺展千年艺术长卷,引领观众步入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之旅。</p> <p class="ql-block">展览汇聚敦煌研究院珍藏文物与壁画精品近300件,包括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第一》、四分律比丘戒本、西夏文活字版残《诸密咒要语》、古藏文《大乘无量寿宗要经》等稀世典籍,见证敦煌作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汇枢纽的璀璨过往。更设300米沉浸式“壁画长廊”,《鹿王本生图》《降魔成道》《萨埵本生》等传世杰作在此交相辉映,辅以前沿数字化技术,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生。</p> <p class="ql-block">展览亮点一:九座经典复刻石窟,跨越北魏至元十个朝代,再现莫高窟艺术演进的壮阔轨迹。从丝路文明交融的盛景,到佛教中国化的美学巅峰,再到藏经洞文物数字化“归家”的动人成果,每一窟皆为历史的缩影,艺术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元代第3窟中,千手千眼观音壁画笔法精微,线条流转如织,层层展开慈悲法相,尽显元代佛教绘画的神秘意蕴与独特风格,是宗教信仰与艺术表现高度融合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中唐第158窟内,15.6米长的释迦牟尼涅槃像静卧于窟室中央,面容安详,唇含微笑,以“寂灭为乐”的至境诠释佛陀超脱生死的终极智慧。此为莫高窟最大卧佛,气势恢宏,情感深邃,令观者肃然动容。</p> <p class="ql-block">初唐第57窟素有“美人窟”美誉,南壁观世音菩萨体态婀娜,线条细腻流畅,眉目清秀间透出温婉神韵,堪称初唐绘画技艺的巅峰之作,亦标志着佛教艺术在中国本土化进程中走向成熟。</p> <p class="ql-block">菩萨头戴珠宝冠,身披金箔饰衣,肌肤以细腻晕染呈现少女般柔润质感,体态呈优雅“S”形曲线,面容端庄而不失世俗之美,被学者誉为印度笈多艺术风格与中国宫廷审美交融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初唐第220窟壁画瑰丽恢弘,描绘帝王礼佛、乐舞升平之景,生动再现唐代开国气象与丝路商旅往来盛况,是初唐艺术鼎盛与多元文明交融的珍贵见证。</p> <p class="ql-block">壁画依《阿弥陀经》而绘,极尽工巧,描绘西方极乐世界楼阁林立、宝池澄澈、天乐自鸣的富丽景象,以视觉语言传递信仰中的理想净土,令人神驰。</p> <p class="ql-block">西魏第285窟为莫高窟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洞窟,壁画中佛教、道教与西域诸神共处一堂,飞天翩跹,雷神鼓瑟,堪称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共融的“万神殿”,展现文明交汇的奇妙图景。</p> <p class="ql-block">洞窟形制为方形覆斗顶,虽经岁月侵蚀,壁画色彩渐褪,然初唐线描之飘逸灵动仍依稀可辨,飞天群像似乘风而起,笔走龙蛇间尽显气韵生动。</p> <p class="ql-block">盛唐第45窟七身彩塑群像——佛、弟子、菩萨、天王——各具神采,形神兼备,展现盛唐雕塑艺术的至高成就。佛陀端坐须弥座上说法,弟子恭立两侧,菩萨体态柔美呈“S”形曲线,嘴角微扬,眼神灵动,宛若低语,尽显慈悲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榆林窟中唐第25窟被誉为“敦煌石窟艺术之冠”,窟内《观无量寿经变》壁画构图宏大,细节精绝,描绘佛国世界庄严华美、众生安乐,是敦煌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变画之一。</p> <p class="ql-block">此窟为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典型遗存,壁画中人物服饰、仪轨具藏地特色,为研究吐蕃时期宗教、社会与艺术交流提供了珍贵的形象史料。</p> <p class="ql-block">初唐第57窟以“美人窟”著称,菩萨形象温婉典雅,线条洗练精准,不仅展现初唐绘画技艺之精妙,更象征佛教艺术在中华大地完成审美转化的重要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菩萨面容清丽,衣纹如行云流水,细腻笔触勾勒出超凡脱俗的静谧之美,是初唐壁画艺术登峰造极的生动体现。</p> <p class="ql-block">盛唐莫高窟第217窟为盛唐艺术代表窟,覆斗藻井顶下,西壁龛内塑像虽残,然背光两侧八弟子、二菩萨壁画保存完好,龛外观音与大势至菩萨凝神伫立,衣饰华美,神情庄穆,尽显盛唐气象。</p> <p class="ql-block">展览第二亮点:珍贵文物与百米壁画长廊交相辉映,铺展千年文明华章。“如是莫高”不仅复原洞窟,更集结敦煌研究院珍藏文物与壁画精品,让历史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59窟壁画中,吐蕃赞普与各国王子共赴法会,人物服饰各异,神态庄重,生动记录中唐时期多民族共融的宗教盛景。</p> <p class="ql-block">榆林第29窟西夏时期党项供养人画像,身着民族服饰,神情虔诚,是研究西夏社会、宗教与艺术的重要图像资料。</p> <p class="ql-block">彩塑低语,壁画生辉,文物静立。我驻足于每一件展品之前,仿佛穿越西魏的苍茫、盛唐的繁华、宋元的余韵,看见千载岁月中人间烟火、信仰光辉与文明交融的永恒回响。</p> <p class="ql-block">禅定坐佛像,双目微闭,手结定印,神情宁静深远,仿佛凝固了时间,传递着超越尘世的平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牵马图·莫高窟第431窟,初唐(618-704年),画面简洁有力,人物与马匹线条遒劲,生动展现丝路旅人启程远行的瞬间,是唐代社会生活与交通往来的艺术缩影。</p> <p class="ql-block">妙音曼舞,天女散花,壁画中的乐舞场景轻盈飞扬,琵琶反弹,鼓点欲闻,仿佛穿越千年仍可听见那来自佛国的天籁之音。</p> <p class="ql-block">展览第三大亮点:“莫高精神”平行展,致敬一代代守护者。通过历史文献、老照片、实物与互动场景,再现敦煌石窟保护事业的艰辛历程,深刻诠释“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让艺术背后的人文光辉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门票价格成人票‌:128元至168元(含讲解器套餐),优待票‌:88元适用于学生、60岁以上老人、军人等,需持有效证件。‌‌</p> <p class="ql-block">美篇共赏,期待与您共勉,谢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