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窑

子衿

<p class="ql-block"> 秋雨绵绵,无边无际地飘洒着。</p><p class="ql-block"> 曲江池边的柳树在微风中摇曳,身姿婀娜,雨中的柳树更加水格灵灵了。呵!这么大的雨,不水灵才怪啊!</p><p class="ql-block"> 薄雾轻锁曲江池,水波不兴秋雨寒。雨太细密,打在曲江池水上,却没有一点点的涟漪,水面上只泛起了一些水泡,水便没有了灵气,显得有些呆板。一个人为制造的巨大的龙头在往外吐水,却也不是自然水,缺少那种自然的美感。就像现在有很多的人写古诗一样,明明已经没有那个时代的气息了,还想写出具有那个时代韵味的诗来。</p><p class="ql-block"> 孑然一身的我,打着一把旧雨伞,站在曲江池畔。我此刻也如同这一池子淡绿色的水一样,没有一丝丝的灵气,木讷得像个木墩一样。我是一个很容易上当受骗的人,这不,这样人工雕琢的景色,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一下子人就懵圈了。可是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景致,乐此不疲地边走边逛。在这么大的一个喧闹的城市里,有这么一个休闲的好去处,真是难得。</p><p class="ql-block"> 一色的青石铺成的地面,几个台阶上立着一个牌坊:寒窑。哦,我这是到了五典坡了,不经意间来到了王丞相家的三闺女三姑娘的门前。</p><p class="ql-block"> 过了牌坊,后边是一个形象门,有对联:新景壮名区看曲江春晓湖面波平楼阁玲珑五云起;寒窑多故事仰石鉴冰心殿存贞烈宾朋次第八方来。曲径通幽,顺着景区修筑的道路,一路来到了寒窑前,可惜的是,只能站在三姑娘的墙外看看,寒窑并不允许游客进入参观。站在墙外,望着那些窑洞,此刻我的耳边响起了熟悉的秦腔选段《五典坡》的唱词:王宝钏守寒窑,一十八载……</p><p class="ql-block"> 五典坡的这个坡还真不低。寒窑就在坡下,很普通地分为上下两层窑洞。窑洞也很简陋,就像陕北的窑洞一样,只是有一点不同,五典坡的土质好,挖窑洞敢弄两层,陕北的土质不好,谁也不敢这么干。不过,三姑娘一个人有这么多的窑洞,住房宽展得很,就是夜里孤寂冷清得慌。三姑娘饿了可以挖野菜,渴了就喝山泉水,后来又挖了一口井,人称三姑娘井。我仔细看了看,井不是很深,取水也方便着,这口井又在寒窑的门口,她吃水还真忒方便。</p><p class="ql-block"> 三姑娘井的不远处有一座柳林古寺的门楼,门楼有对联:柳风拂面纤尘净,林鸟唱晴禅境清。据介绍,此地为隋时圣母古洞,在唐开元年间又大兴土木,规模更加宏大。这里有大雄宝殿,隋唐时期游人如炽,香火旺盛。由此可以看出,三姑娘也并不寂寞,但却心净。丞相家娇滴滴的女儿受了这么多的苦,遭了这么大的罪,生活起伏太大,引无数人的同情,这就是传说的一个最大的噱头。普天之下,贫穷人家的女儿受了多少的苦,有多少人去关注,谁又去说……</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面对寒窑我其实首先想到了北宋大臣吕蒙正的《寒窑赋》。是的,这篇文章影响了很多代的人,激励着无数的人奋发进取。</span>寒窑的故事,其实就是虚拟的,子虚乌有的事情,这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美好的生活的一种向往,这是世代相袭的美好传统。让人敬佩的是,古人对这样的杜撰的故事很认真,类似的传说都有实物去佐证,让传说的故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当然,寒窑与《寒窑赋》都有积极向上的意义,都很好。</p><p class="ql-block"> 其实,人的一生,都在“生老病死、酒色财气、功名利禄”这十二个字中闹腾了一辈子,有的人过得热热闹闹,有的人活得平平庸庸,有的人却过得悲悲戚戚等等,之所以说人生百态,不一而足。不管怎样,苦也罢,乐也好,乐观向上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