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下图片网络。1939年3月,罗荣桓和陈光率领115师师部和主力一部进入山东,这支纯红军血统的部队进入山东后,短短的几年时间,就由1万人发展到7万人,这7万人中当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山东兵。在八年抗战中,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共作战2600余次,歼灭日伪军54.4万人,约占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歼敌总数的30%。到抗战胜利时,罗荣桓领导的山东八路军拥有27万正规军,成为共产党在全国最强大的军事集团,正规军数量占整个共产党军队的三分之一,山东抗日根据地成为了中共在全国最强大的根据地,拥有12.5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和3000多万人口,约占全国解放区近1亿人口的三分之一。淮海战役期间,以山东兵为主的三野,和二野一起,在百万山东民众推着小车的支援下,把国民党蒋介石的主力部队消灭在中原江淮一带。果说四野和三野的主力骨干官兵,都是以山东兵为班底组建起来的,那么二野和一野中的山东兵也毫不逊色。二野的前身是刘邓指挥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山东兵自然是其中的骨干之一,虽然山东兵的数量不占多数,但战斗力依然是杠杠滴。</p> <p class="ql-block">(青春之歌章节)北方世家纪念章里的热血青春 又名《山东兄弟映百万兵魂》 </p><p class="ql-block"> 序言</p><p class="ql-block"> 当我站在山东老战士广场,指尖抚过纪念碑上密密麻麻的名字----那不是冰冷的刻痕,是百万山东兵的忠魂,是千万个“山东兄弟”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山东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期间,山东作为我军主要的兵源地,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弘扬山东老战士英勇善战、不畏艰险、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我着手收集整理撰写反映百万山东兵精神的传记,力图通过山东兄弟个案以小见大的形式讲述他们的历史和传奇故事,以此为线,串起山东兵血与汗岁月,这就写成了《滇鲁情缘青春万岁----北方世家纪念章里的热血青春》北方红色家族传记,又名《山东兄弟映百万兵魂》,通过共情自然感知背后共性特质。</p><p class="ql-block">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谱写出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只有让美好青春融入时代洪流,才能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p><p class="ql-block">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拿着父亲留下的一枚枚纪念章,我感慨万千,思绪不时飞出窗外,去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纪念章闪耀着永恒魅力的光环,是一团团火,是一幕幕往事,是一个个充满传奇和光辉的历史故事,这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折射。</p><p class="ql-block">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我们是北方世家,组成了北南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我们心中应该是很深的。啊,父亲兄弟,你们是太阳,我们站成了身后的一块“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国家,经过无数英烈的流血牺牲,给我们创造了和平环境,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埋头苦干。寻找美好生活、建设富强国家是我们的愿望目标。</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肩章会褪色,纪念章的铜绿会消隐一些,但藏在故事里的赤诚与坚韧,恰是百万山东兵“铁血”二字的最好注脚。这并非简单的“个体代表群体”,而是让具体人物经历打开宏大历史的一把钥匙。</p><p class="ql-block"> 相信这部以小见大,核心是通过“山东兄弟”这一个案的红色家族传奇故事,折射“百万山东兵”的群体精神与时代传奇,这会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前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滇鲁情缘青春万岁</p><p class="ql-block">----北方世家纪念章里的热血青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引言</p><p class="ql-block"> 我们少年时爱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西游记》,书中电影电视中的那些英雄正值青春年少,驰骋疆场,我最爱山东老乡武松和张飞,武松打虎名扬四方,张飞豪气冲天,谁不热爱这些青春七尺男儿呢。</p><p class="ql-block">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习近平总书记常常同青年朋友谈及自己的成长故事,激励青年奋斗逐梦。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的伟大号召。</p><p class="ql-block"> 青春在古汉语的意思是什么?指春季。因春季草木一片青葱,故称“青春”。《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指青年时期。亦指少壮的年龄。《青春》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李大钊于1916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在文章中,李大钊明确指出,中华是否能回春再造,衰老的民族是否能变成青春的民族,关键在于青年是否自觉。青年首先要冲破网罗、去除陈腐,保持青春的精神;其次超越世俗平庸虚伪的生活,义无反顾,发愤图强,这是青年们唯一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关于青春的诗句有: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清·袁枚《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现代·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杜秋娘《金缕衣》。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 唐·李白《江南春怀》。</p><p class="ql-block">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同师生座谈。总书记讲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面临出国、工作的选择,但最终“想做点儿事”的想法让他选择留在了国内,要为国家和人民做事,“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百年芳华,青春万岁。“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1919年,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五四运动,唤醒了沉睡大地,开启了一个伟大的觉醒年代;1921年,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国革命的光明道路,掀起了改天换地的巨澜;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凝聚中国青年之志,紧随党的脚步,探索民族复兴的前程。1925年1月,在团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翻开史册,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谱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壮美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青春之歌</p><p class="ql-block"> 作为杨沫代表作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塑造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形象,反映了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分化,表现了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的迅速成熟,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革命青春之歌。</p><p class="ql-block">林道静原是大户人家的美丽小姐,小说中写道:“她的脸庞是椭圆的、白皙的、晶莹得好像透明的玉石。眉毛很长、很黑,浓秀地渗入了鬓角,而最漂亮的还是她那双忧郁的嫣然动人的眼睛。她从小不爱讲话,不爱笑,孤独,不爱理人。”</p><p class="ql-block"> 李非在文章中写道:1959年电影《青春之歌》上影,是当时少有的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电影,它承续了五四运动以来的启蒙主义传统,成功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林道静、余永泽、卢嘉川、江华、郑瑾,他们呈现出那个时代多样的生命形态与思想状态。尤其是,通过思想陈旧的知识分子余永泽、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卢嘉川、与工农结合的共产党员江华,电影有节奏地叙述了林道静思想的三次重要转变——从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者,成为当之无愧的共产党员、无产阶级战士的全过程。她的转变反映了知识分子由追求个性解放到追求民族解放的过程,传递出这样一种精神——让青春融入时代洪流,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谱写出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林道静、卢嘉川、江华、郑瑾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只有让美好青春融入时代洪流,才能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