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高解新

<p class="ql-block">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院之一。书院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旧址上建立,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今已有千年,因此被誉为“千年学府”。</p> <p class="ql-block">北宋时期,书院初创即获宋真宗御赐匾额,成为官方认可的教育机构。南宋时,张栻主持书院,与朱熹举行“朱张会讲”,使书院成为理学重镇。</p> <p class="ql-block">清朝年间,康熙、乾隆多次赐匾赐书,书院达到鼎盛,成为湖南省城大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p> <p class="ql-block">元明时期,书院多次毁于战火又重建。明正德年间,王阳明曾在此讲学,推动心学传播。</p> <p class="ql-block">清末民初,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后演变为湖南大学,书院旧址成为了大学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的建筑是中国传统书院建筑的典范,其中轴对称的布局,、古朴典雅的风格、功能分明的空间、诗化的园林景观,不仅体现了古代教育制度的精神内核,也展现了儒家文化“润物无声”的教化理念。</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精神内核强调“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培养出众多影响中国历史,如王夫之、曾国藩、左宗棠、魏源、毛泽东等杰出人物。</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不仅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活化石,也是今日湖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院继续承担着教学与研究功能,堪称“活着的书院”,更是一部立体的中国文化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