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锋味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6日,我和夫人前往湖南张家界旅行,第一站来到凤凰古城,欣赏古城的秀美山水,了解古城的历史文化,聆听土家族和苗族的美好传说,收获颇多,心情愉悦。</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和“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因背依的青山酷似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这里依山傍水,沱江穿城而过,红砂岩城墙、青石板街道与江边的木结构吊脚楼交相辉映,极具特色。城内有沈从文故居等众多人文景点,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p> <p class="ql-block">走进凤凰古城,细雨如丝,悄然飘落,给凤凰古城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秋天的雨,不似夏日的暴雨那般猛烈,它轻柔而缠绵,仿佛是大自然为这座古老的城池谱写的一首温柔的诗。</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古城的青石板路上,雨滴轻轻敲打着石板,发出清脆的声响,宛如一曲悠扬的乐章。石板路因雨水的滋润而显得更加光滑,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蜿蜒的古城墙,雄伟壮观。旁边的街巷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尽显古朴与典雅。灰色的瓦片上,积满了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形成一道道细细的水帘,宛如时间的流逝,无声无息。</p> <p class="ql-block">沱江穿城而过,江水在秋雨中显得更加碧绿清澈,<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水潺潺流淌,向着远方流去。</span>江边上的吊脚楼,在雨中显得更加古朴而宁静。这些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一半着陆一半在水,仿佛是古城的一颗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沱江泛舟,沱江是凤凰古城的母亲河,从西至东横贯县境中部。坐上乌篷船,可欣赏两岸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顺水而下还能看到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等景点,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 </p> <p class="ql-block">土家族服饰,以其古朴与实用见长。传统上多采用自织的土布或素色绸缎,颜色以青、蓝为主,色调沉稳。其设计注重功能性,线条简洁流畅。男子服饰相对朴素,而女子则常以色彩鲜艳的头巾和围裙作为点缀,并佩戴银质的项链、耳环和手镯,整体显得大方而雅致。</p> <p class="ql-block">苗族服饰,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浓烈的民族风情著称。它大量运用蜡染、刺绣等技艺,在衣物上绘制出千姿百态的图案。色彩方面,红、黄、蓝、绿等对比强烈的颜色被大胆使用,视觉冲击力强。苗族女子的盛装更是雍容华贵,银饰琳琅满目,从头饰到项圈、手镯,件件精美绝伦,充分展现了这个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沈从文故居,位于凤凰古城中营街10号,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是一栋四合院砖木结构平房建筑,占地面积411平方米。故居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穿斗式四合院平房。由大门、前后天井、前屋、正屋、厢房、书房、杂物间、厨房等组成。前后栋中间天井,天井两边为厢房;正屋后面有小天井,天井两边为附属建筑。前后天井均用红岩石块铺设。屋内装修考究,花格窗、雕花隔扇门等构件琢工精良。</p> <p class="ql-block">沈从文(1902-1988年),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沈从文先生在此度过幼少年时代,他的《边城》《湘行散记》等作品让这里闻名遐迩,</span>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曾两度被评为诺贝尔文学提名奖。</p> <p class="ql-block">凤凰雷雨田私立古城博物馆,座落在"凤凰城"中心。由"一院三馆"-﹣私立古城博物馆、陈宝箴世家、雷雨田艺术馆三大文化载体有机组成。</p><p class="ql-block">2003年春,创始人雷雨田、丁燕平夫妇倾其积蓄,个人独资合法购得该出让地及房屋所有不动产权,三馆总占地约三亩,均属民营博物馆。古宅人杰地灵,汇百年沧桑,一段与凤凰古城流失了一个多世纪的陈宝箴世家文化遗产由雷雨田缓缓揭开,填补中国文化一大空白。馆内藏品诸多,历史与人文融为一体。"一院三馆"是雷雨田先生呈现给社会一幅永恒之博物画卷!其手绘创建的五重楼阁古建庭院,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立于凤凰城之根脉,灵秀无比。</p> <p class="ql-block">2015年夏,联合国授予著名艺术家雷雨田"中华文化名人"称号,文脉薪传,成就颇丰。开馆二十余载,多次接待党和国家领导调研,海内外进馆游客已逾千万人次。被誉为中华民族"华彩世家"、"凤凰之眼","名人、名画、名馆之脉地"。</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位于东正街97号。始建于明嘉靖至万历初年,为福建商人所建,是祭祀妈祖的场所。2003年修复,占地2600多平方米,为四合院格局,有戏台、妈祖殿等建筑,2011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戏台</p> <p class="ql-block">崇德堂位于凤凰古城史家弄街,是1884年由江西丰城人裴守禄修建的典型南方四合院。裴守禄16岁来此经商,后成凤凰首富,其商号“裴三星”闻名湘西。宅院总面积622平方米,为上下两层木结构建筑,一层陈列石雕、木雕等,二层是主人及亲属卧室,堂内匾额众多,建筑风格融合徽派与湘西特色。</p> <p class="ql-block">张文德提督府位于凤凰古城中营街,与沈从文故居斜对面。它是清末湘军名将、贵州提督张文德的府宅。张文德行伍出身,战功赫赫。该府曾是凤凰最大最好的提督府,现仅存大门及部分残垣断壁。建筑风格融合汉族与苗族元素,展示了明清时期地方官员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文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有三进院落,为我国儒家文化的代表性建筑,被历代官府所崇尚。曾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代官府反复修茸扩建而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为核心建筑,1984年、2002年凤凰县人民政府曾两次对大成殿拨款修缮,2002年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朝阳宫,也称陈氏祠堂,位于凤凰古城北西侧,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由乡绅陈开炳、陈开藩发动族人捐资所建,后由陈渠珍扩建完善。建筑重檐青瓦,飞檐翘角,是凤凰古城中保持最完整的一座近代仿古建筑的宗祠。 </p> <p class="ql-block">陈渠珍纪念馆位于凤凰古城朝阳宫(陈氏宗祠)内。由陈渠珍之兄发动族人捐资修建。馆内系统展陈了“湘西王”陈渠珍的传奇人生,从入藏平叛到统领湘西、和平起义等,还定期举办主题讲座、读书会等活动。</p> <p class="ql-block">北门古城楼,始建于明朝,原名叫“壁辉”,位于古城北面。明嘉靖三十五年将土城改建为砖城,清朝康熙五十四年又改建为石城,北门定名“壁辉门”。城楼为瓮城设计,易守难攻,采用本地红砂石和青砖砌筑,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p> <p class="ql-block">虹桥又叫风雨桥、卧虹桥,位于沱江之上,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后经数次修缮。建筑面积570㎡,分为上下两层,一层是商铺和杂货店,二层是民俗文化楼,藏有关于虹桥风雨楼的书画作品,登上二层可尽览沱江风光。</p> <p class="ql-block">虹桥跨在沱江之上,木质的桥面被岁月磨得光滑。走上桥,能看见远处的万名塔立在水边,塔身的青砖在阳光下泛着淡青,塔尖挑着蓝天,像一幅干净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桥下有乌篷船慢慢划,船桨拨开水面,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撑船人的山歌调子清朗朗的,顺着流水飘远,和岸边游人的笑声混在一起,让整个古城都浸在热闹又温柔的日色里——原来凤凰的白天,不是喧嚣的,是像刚沏好的茶,带着暖香,慢慢让人醉。</p> <p class="ql-block">凤凰腾飞塑像</p> <p class="ql-block">入住的凤凰城精品酒店,位于沱江岸边,交通十分便利。</p> <p class="ql-block">暮色像一层轻柔的纱,漫过凤凰古城的青石板路。白日里喧闹的街巷渐渐静下来,唯有沱江的水,依旧带着细碎的波光,缓缓绕过吊脚楼的木柱。那些临水而建的吊脚楼,此刻亮起了暖黄的灯笼,灯光映在水里,便成了一串摇晃的星子,分不清是灯在水中游,还是水在灯里流。</p> <p class="ql-block">沱江的水波还浸着暮色,酒吧的灯笼已逐渐亮起。驻唱歌手的吉他弦揉碎了晚风,民谣混着桂花香漫过吧台,调酒师手中的冰块在杯中撞出清脆回响。</p><p class="ql-block">临窗的位置正对着跳岩,对岸吊脚楼的灯火映在酒液里,晃出细碎的光。有人低声交谈,有人随旋律轻叩桌面,连时间都似慢了半拍。杯沿凝着的水珠滴落在木质桌面上,晕开一小圈湿痕,恰如这古城夜色里,一段温柔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窗花</p> <p class="ql-block">秋雨后的凤凰古城,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它不仅仅是一座古老的城池,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沉淀与积淀,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才情。让我们在这秋雨中,静静地聆听古城的心跳,感受它的魅力与韵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