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明石桥

丹青妙手仁心

<p class="ql-block">  我们古筝班级里的几个小姐妹相约着要去位于大汶口镇的明石桥游玩,进行一场秋游,班长提前做好了好多攻略,并且拟好了一个非常高雅、极其美好的秋游题目和主题:《筝韵雅集--岁月留声》第一站大汶口。在上课的课堂上又热切商议了一番,大家非常高兴,都极其的赞成,相约着定时出发前去游玩。</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天公作美,锦上添花,适合出游。开着车,自由自在的行驶在路上,一路上,车里的几个姐妹儿欢声笑语、聊着天,不知不觉的就快到达目的地了。传说中的明石桥即将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莫名的有些激动和雀跃。</p><p class="ql-block"> 明石桥是明朝时期兴建的一座石头板桥,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山东省境内现存最完整的最长的最古老和久远的古石板桥,到今天为止,这座跨越时空的独特的“S”形古石板桥,仍然为人们提供便利的通行。</p><p class="ql-block"> 接近上千年的古石板桥,历经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汶河河水的起起落落,至今仍然傲然立于汶河之上,“汶水汤汤,行人彭彭”,就如“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情怀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流水、随着季风,飘然而去的是对逝去的时光的无法挽回的惆怅。</p><p class="ql-block"> 古村落里面祥和安静,路边晾晒着的黄灿灿的玉米,古朴的土墙和小院落,简简单单而且错落有致,山西会馆里面香火旺盛。我们一行七人走进去转了一圈,里面既安静又肃穆,仿佛对来访的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繁华。踏着清幽的石板路,走过高高的古朴沧桑的门楼,眼前豁然开朗,迎面而来的就是明晃晃的汶河水,长长悠悠的“S型的石板桥”,沿着石板路向下走几十米的样子,就是明石桥的主桥身,双脚踏上去,恍惚间,感觉到脚下汹涌奔腾的河水的水流声是那么的热烈而响亮,在哗哗哗哗的流水声中,从四面八方赶来漫步石板桥的人们,似乎穿越到了几百年之前,那个时候,石桥很窄很窄,车马很慢很慢,跨越齐鲁分界线,行走在时光里,留下的车辙和脚印,都被穿梭而过的风风雨雨,冲刷、侵蚀、消融、消散于无形。</p><p class="ql-block"> 汶河两岸的环境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好多的水鸟或者在汶河的上空自由飞翔,或者是在河面平缓处惬意地嬉戏,河边的浅水处的绿洲遍布着成片的芦苇随风飘飘荡荡,素雅的荻花纤细轻柔。河水裹挟着清风徐徐而来,间或能够嗅到荻花的淡淡的清香。河水碧绿而浑浊,奔泄过桥下的浪花亮闪闪、白花花的一闪而消逝。</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人走走停停,一边漫步,一边拍照,或者互相拍照留影,衣袂飘飘、欢声笑语间,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定格在沧桑的明石桥上,这些美妙的时光更是飘荡在湍流不息的汶水的流水中。</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有说有笑的走过石板桥,快到终点的时候,正好迎面而来的是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的小学生们,他们穿着红蓝相间的校服,带领队伍的几位老师指挥着,走在前头的学生举着校旗,孩子们雄赳赳气昂昂的整齐划一的漫步在明石桥的桥面上,红色校服和青石板形成一道靓丽的流动风景线,是那么的养眼和舒服。“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让孩子们来到这里,走在时光里,感受时光,铭记历史,赓续辉煌。</p><p class="ql-block"> 在明石桥上漫步而行的时候,时不时的会有行驶而过的两轮和三轮电动车,都是附近的当地村民,明石桥是他们经常地、甚至是每一天出门必走的路线,当那些电动车颠颠簸簸、歪歪扭扭的行驶在石板路面上的时候,可真是一种考验和胆量,汶河水常年的奔腾不息地在桥下咆哮着,桥面外围没有围栏保护。附近两岸村庄里的村民们,尤其是年老者,有的拿着小凳子坐在门楼洞下面闲聊或者安静地凝视着汶河水,有的两三个人相伴着在明石桥上慢悠悠地走走停停,当我们经过他们时,他们会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他们花白的头发在微微的河风的吹动下泛着晶莹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当时代的气息,被现代化的信息和网络覆盖的时候,静静的矗立在汶河两岸之间的明石桥的名气,早已经飞越山海和城市、扬名四海八方,那些航拍爱好者用小飞机航拍、网红做直播、发抖音拍视频、来旅游漫步,就如我们这些人们一样的,在明石桥上走一走、逛一逛,感受一下古石桥的魅力,吹一吹汶水的河风,都是一种别样的心情,更是履行一种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生于华夏,做华夏儿女,喝着黄河水,徜徉在汶河的风情里,血脉里流淌着华夏人奔腾不息的基因,心里面是那么的自豪不已,腰杆子也挺拔坚硬,就是如明石桥这样的普普通通的石板桥,都充满了华夏儿女的智慧之光和勤劳的光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