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韶华】 从涿州到天长——这场跨越千里的战友情在“大不同酒店”再次续写

王洪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昵称:王洪昌 | 美篇号:17688846 | 图片:自拍加网络(感谢原作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〇二五年十月二十日,对我们天长市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份参军的老兵们来说,是个刻在心尖上的大日子!为啥这么说?因为这天要为从河北涿州回来的赵仕明夫妻俩举行战友联谊会——这个日子是头天下午在“大不同酒店”就定好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日上午,阳光正好。从天长各处赶来的战友和军嫂们,如同赴一场青春的约会。他们换上珍藏的衣裳,笑意写在脸上,只为从涿州远道而来的赵仕明夫妇。酒店里,熟悉的乡音此起彼伏,握紧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昨日刚聚过的人,今天几乎全到了,实在抽不开身的,也派家人捎来说明和问候。还有人匆匆赶来,就只为用力拍拍肩膀……有人抱歉地说中午不能一起午餐,是专程来说明原因的,一个军礼般的注视,早已胜过千言万语。这一刻,岁月仿佛倒流——他们还是那群身穿绿军装、生死与共的年轻人。这一刻,所有的远道而来,都只为证明:战友情,从来不是逝去的时光,而是流淌在血液里,一生一世的挂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转眼到了饭点。大家围坐在一起,桌上的菜冒着热气,心里的情也烧得滚烫的。十二点十八分,当年在新兵连是小伙子的副班长戴书凯,如今也当了爷爷,他起身敲敲酒桌,抢了东道主的台词。全场霎时安静,都知道要有“重要指示”了。他如当年喊口令般声音洪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杯,敬赵仕明老班长和嫂子!感谢千里迢迢来看我们,祝健康长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杯,敬所有老战友!祝身体硬朗,常聚常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第三杯,敬军嫂们!没有你们坚守后方,哪有我们的今天?” “干杯!” “干!!” “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酒杯碰撞声此起彼伏。仰头饮酒时,我看见赵夫人悄悄抹了把眼角。那是幸福的湿润,是滚烫情谊终于寻到的出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酒喝了好几轮,话匣子彻底打开了。一位战友抹抹嘴提议:“这‘大不同’的菜确实没得挑,服务也周到,但我们连着在这吃几顿了。要不明天中午和晚上,我们换个地儿尝尝?”话音刚落,另一位立马接上茬:“那就去天发广场那家‘百姓人家’吧?” “好主意!” “同意!” “就这么定了!” 好家伙,这异口同声的劲儿,比当年在训练场喊“到”还齐、还响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两点多,再舍不得,也得到散场的时候了。一到酒店门口,大家又挪不动步了,这儿成了最难分难舍的地方。 “赵总,明天见!” “老哥,明天上午来之前,千万记着吃降压药!” “老王,明天约个时间,我让我家小子开车去接你,你别去挤公交车了!” …… 手握了一遍又一遍,关心的话说了一箩筐。最后,所有人一起挥手约定——明天,“百姓人家”见,我们一个都不能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