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家国情怀】,暗夜春风度

老虎wds

<p class="ql-block">文/编辑/老虎wds</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240556</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音乐:游击战术</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10月22日周三,气温突然降至15℃度,赶忙穿上刚买的羽绒服,闲坐家中,翻开从旧书网淘买的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阅读。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学校放暑假,常被书中紧张<span style="font-size:18px;">情节吸住眼球,激动时手心都冒汗</span>;现在退休闲居老头读它,在乎的是字里行间小小家与大大国,互有关联的命运呼吸。</p> <p class="ql-block">走在滇南玉溪州大河的步道上,思想《读书笔记分享会》美篇圈征文,主题是“红色经典·家国情怀”。默想小说主人公杨晓冬他们,每一次传递情报,都如在刀尖行走,幻觉中血压都有点升高。那份在敌占区的绝对黑暗中,依然坚持寻找微光的信念,触动到了我的文思,产生一些之前没有过的感悟。</p><p class="ql-block">记得在初一时,读过张铁生交“白卷”的英雄“事迹”,学习黄帅“造反”有理的“榜样”;在书籍被焚,知识被嘲的荒诞中,拍手掌念顺口溜——“读书苦,读书忙,读书有个啥用常!”。这是我们50后、60后在校园里的“暗夜”;荒唐教育,将我们困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精神的荒原。我们</span>像小说中失联的交通员,在天上没有北斗星的“暗夜”,独自乱走。</p><p class="ql-block">老三届、50后、60后血脉中融着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渴望回归本心,读书涨知识,成为受尊敬的“文化人”。小说中的场景是抗战时期的暗夜,杨晓东坚守信仰去突围;我们面对的是文化、精神的暗夜,渴求知识救赎。 两种“暗夜”,一种坚韧与渴望——民富国强,不受欺辱,有尊严地好好活着!</p> <p class="ql-block">小说里,“春风”是胜利的讯号,是组织传来的指示,让绝境中的战士看到希望。而1977年冬天,恢复高考的消息,就是我们这代人等待已久的“春风信号”。这个消息就像金环冒死送出的那封关键情报,瞬间在沉寂多年的青年中引爆。黎明在新华书店门口排队买到的辅导书,如同杨晓冬怀揣着秘密文件,在严寒中,内心却燃着一团火。书中,春风带来的是战役的转机;我们的人生里,春风带来的是命运的转轨。 </p><p class="ql-block">《野火春风斗古城》,斗的是日寇占领的古城。改革开放也是一场新的“斗古城”。我们要斗的,是贫穷落后的“旧城”,是不尊重知识,科学的封闭“坚壁”。杨晓冬们在敌战区战斗,靠的是智慧与胆识,我们想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靠的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破解计划经济的制约,探索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进外资振兴国民经济,必须每一步都要象小说中地下工作者那样——审慎!果敢!</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用汗水与智慧,书写一部名为“经济崛起”的创业史。有人在边疆守护国魂,有人在不同领域重塑国运。</p><p class="ql-block">合上书,杨晓冬、金环、银环的身影,与记忆中那些挑灯夜读、南下闯荡的身影,时代的弄潮儿渐渐重叠。我们这一代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现实版的“红色经典”——它续写了《野火春风斗古城》的精神,只是更换了时代的战场。</p><p class="ql-block">精神的暗夜,知识的春风,改革的浪潮。我们在经历、见证中拼搏奋斗、前行,始终被家国情怀与理想之光所牵引。这束光,来自那本泛黄小说主人公的精神信仰与执着,来自我们亲历的、用双脚走出的壮阔征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