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滇西北的雪山下,东巴纸的纹理间,藏着一种会呼吸的文字——东巴文。它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自然万物的精魂在人间暂驻的形迹。</p> <p class="ql-block">这墨迹背后,站立着一种独特的宇宙观。纳西先民笃信万物有灵,文字便是与天地万象沟通的契约。书写,因而成为一场庄严的通灵仪式。东巴在落笔前,必先静默,聆听风穿过林隙的低语,感受溪流浸染岸石的凉意。他将这一切“呼吸”纳入笔端,于是,文字便承载了风的自由、水的柔韧、山石的坚毅。这呼吸,是自然向人类最古老的倾诉,也是人类对自然最虔诚的回应。</p> <p class="ql-block">然而,时代的洪流奔涌不息,掌握这“呼吸”的东巴日益稀少。机械复制的标准字体统治了我们的视野,那些曾在纸上起舞的灵魂,似乎正与我们渐行渐远。</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偶然被一片流云牵动心神,为一朵野花驻足片刻,那沉睡的“呼吸”便会在我们心中悄然苏醒,提醒着我们:人间最初的诗意,从未离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