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同心破焦虑,护航成长向未来——定陶区第三实验小学六年级家庭教育讲座纪实

三实小德育

<p class="ql-block">当六年级的孩子站在“小升初”的关键路口,家长们既期待孩子的成长蜕变,也常被“衔接焦虑”萦绕。为破解教育困惑、凝聚家校合力,10月24日下午,定陶区第三实验小学在报告厅开展以“破解六年级‘衔接焦虑’:家校携手,帮孩子平稳过渡小升初”为主题的家庭教育讲座,全体六年级家长、班主任及德育主任齐聚一堂,共探孩子成长之道。</p> 会前调查:聚焦需求,直击家长“心头问” <p class="ql-block">会前调查:杜海玲老师通过扫码,以调查问卷形式拉开序幕,精心设计出12个问题邀请家长选出“六年级最关心的3个问题”。“孩子回家越来越沉默,不爱跟我们聊学校的事怎么办?”“担心初中学习难度大,现在要不要提前报衔接班?”“怎么平衡督促学习和避免孩子抵触的关系?”随着调查问卷结果的显示,这些高频问题瞬间引发家长共鸣,也让讲座主题更精准地锚定家长真实需求,为后续分享筑牢基础。</p> 家长的分享 <p class="ql-block">尹丽臻家长的真挚分享,不仅是个人教育理念的蜕变见证,更成为全场家长的“镜子”与“灯塔”——既照见了普遍存在的教育困惑,也点亮了“家校携手、以心护心”的前行路径。这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当家长愿意放下焦虑、主动成长,当家校始终同频共振,就能为孩子们筑牢最坚实的成长后盾,助力他们平稳、自信地迈向新的未来。</p> 李晗校长讲话 <p class="ql-block">六年级是孩子小学阶段的“收官之年”,也是他们从童年向青春期过渡、从小学向初中衔接的关键转折点。这个阶段的孩子,既面临着学业上的挑战,也经历着心理上的变化;既需要学校的专业引导,更离不开家庭的温暖支撑。我们今天聚在这里,不是单纯交流“如何提分”,而是想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用更科学的方式,陪孩子平稳、自信地走过这段重要的成长旅程。 </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第三实验小学会继续陪伴各位家长前行,继续举办《智慧父母研修班》服务于广大家长。</p> 案例引路,传递科学教育“方法论” <p class="ql-block">杜海玲老师结合多年六年级教学经验,用“故事+方法”的形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家长易懂的实用指南。在“现状解析”环节,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孩子因一次考试失利变得自卑,偷偷藏起试卷”“作业拖延到深夜,其实是怕做得不好被批评”,让家长们深刻认识到,六年级孩子不仅面临学业“爬坡”,更处于“青春期前期”的敏感阶段,盲目施压只会适得其反。</p> 互动答疑:直面困惑,破解教育“堵点题” <p class="ql-block">“我家孩子总跟同学比成绩,考不好就情绪低落,该怎么引导?”“孩子写作业总爱分心,提醒多了就不耐烦,有什么好办法吗?”在互动答疑环节,家长们踊跃提问,既有共性的心理疏导问题,也有个性化的习惯培养困惑。杜海玲老师逐一耐心解答,不仅给出具体解决方案,还分享了其他家长的成功经验,让现场氛围愈发热烈,不少家长表示“原来不是只有我家孩子有这些问题,这下心里踏实多了”。</p> 总结收尾:携手同行,筑牢成长“守护墙” <p class="ql-block">讲座尾声,杜海玲老师再次强调“六年级心理支持优先于成绩施压”的核心观点,呼吁家长用“理解”代替“指责”,用“陪伴”代替“监督”。现场,家长们扫码加入“六年级家校交流群”,为后续持续沟通、分享经验搭建了便捷平台。</p> <p class="ql-block">此次家庭教育讲座,不仅为家长破解了“衔接焦虑”,更拉近了家校距离。未来,定陶区第三实验小学将继续以家校协同为抓手,与家长携手为孩子铺就一条平稳、温暖的成长之路,助力孩子们迈向更广阔的未来。</p> 家长分享 <p class="ql-block">六年级李英家长结合自身陪伴孩子走过六年级的真实经历,讲述了从“焦虑施压”到“理解陪伴”的成长蜕变,真挚话语引发全场共鸣,让这场讲座超越“方法传递”,更成为家长间彼此治愈、共同成长的心灵交流会。</p> <p class="ql-block">编辑:杜海玲</p><p class="ql-block">供图:德育处</p><p class="ql-block">初审:李晗</p><p class="ql-block">终审: 郑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