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手机屏幕亮起,时间定格在16:21,屯溪区的秋日午后正温柔地铺展在眼前。气温不冷不热,20°C的空气里带着山间特有的清润,像是被阳光晒透的薄荷叶,轻轻一吸就沁入肺腑。天色澄澈,云絮如纱,飘在湛蓝的天幕上,远处山影若隐若现。这样的天气,仿佛是自然在低声邀请:别困在车里了,走出去吧,去听风穿过林梢,去踩一踩落叶的脆响,去和这个季节打个照面。</p> <p class="ql-block">车子拐过一道弯,路旁赫然立着一座简洁的入口牌坊,“西溪南”三个字静静悬于其上,底下一行小字写着“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小镇”。初看有些不解,一个藏在皖南群山之间的村落,如何与世界对话?可当你放慢脚步,听风穿过古树,看水在石间低语,忽然就懂了——它用的是另一种语言,不是喧嚣,而是静谧;不是速度,而是沉淀。路边的信息牌上寥寥几行字,讲的是徽州古村的前世今生,而身后那一片渐变的林色,绿中泛黄,像是秋天悄悄写下的批注。</p> <p class="ql-block">湖面如镜,将整片天空与林影都揽入怀中。水色与天光交融,分不清哪是倒影,哪是实景,只觉得天地在此刻悄然合拢。岸边的树影层层叠叠,由绿转黄,像是季节轻轻翻动的书页。风过时,水面微漾,倒影便轻轻碎开,又缓缓聚拢,仿佛时间在这里学会了呼吸。远处的林木模糊成一片朦胧的轮廓,与天际线相接,让人忍不住想沿着湖岸一直走下去,走进那片被秋意浸透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木桥横在溪上,不宽,却稳稳地连起两岸的绿意。几位行人缓步走过,脚步轻得几乎听不见,只有阳光在叶隙间跳跃,在桥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像碎金,也像时间的碎片。溪水清得能看见底下的卵石,被水流打磨得圆润光滑,仿佛每一颗都听过百年的故事。两岸的树冠交错,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长廊,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低语,又像是在吟诗。这一刻,连呼吸都变得轻了,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p> <p class="ql-block">沿着溪边继续前行,河流在眼前舒展成一幅水墨长卷。几株老树扎根岸边,枝干虬劲,倒影在水中清晰如画,水波微动,影子便轻轻摇曳,仿佛树在水中也有了生命。河底的石块错落有致,被水流冲刷得发亮,像是被岁月精心打磨过的记忆。远处的林木层层叠叠,由近及远,由实入虚,渐渐融进天光里。蓝天倒映在水面上,竟分不清是天在照水,还是水在承天。这样的景致,不需言语,只消站上片刻,心就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树荫下,有位旅人背对而坐,穿着白色外套,头戴一顶棕色帽子,静静望着水面。他不动,风也不急,只有树叶在头顶轻轻晃动,洒下细碎的光影。他的身影与这片景融为一体,像是某个被定格的瞬间,又像是整幅画面的灵魂。我不知他从何处来,也不知他想什么,但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来西溪南,并不需要什么明确的目的。或许,只是坐下来,看水,听风,等一片叶子落下,就已经足够。</p>
<p class="ql-block">这三日的自驾,原以为是去寻幽探胜,走着走着,却发现是把自己还给了自然。皖南的秋,不张扬,不喧闹,它用一片叶的转黄,一缕风的轻抚,一条溪的低吟,悄悄洗去心头的尘。西溪南,果然在与世界对话——它不说普通话,它说秋声,说水语,说树影婆娑里的千年静默。而我们,只需带上一双愿意看的眼睛,和一颗愿意停的心,便能听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