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秦末农民起义是秦朝暴政下的必然结果,核心是底层民众对“严刑峻法、繁重赋役”的反抗,最终动摇秦统治根基,为刘邦建汉铺路,关键可分为3个阶段:</p><p class="ql-block">1. 爆发:陈胜吴广起义(前209年)——点燃反抗火种</p><p class="ql-block"> 直接导火索:陈胜、吴广率900名戍卒前往渔阳(今北京密云)戍边,因大雨误期。按秦律“失期当斩”,二人被迫发动起义,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揭开秦末起义序幕。</p><p class="ql-block"> 快速发展与失败:起义军迅速攻占陈县(今河南淮阳),陈胜自立为“张楚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随后分兵西进,一度逼近咸阳。但因起义军缺乏统一指挥、内部矛盾重重,且秦军派章邯率骊山刑徒组成临时军队反扑,最终陈胜、吴广相继被杀,起义仅半年就失败。</p><p class="ql-block">2. 发展:六国旧贵族与农民军合流——形成反秦浪潮</p><p class="ql-block">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反秦势力并未消亡,反而形成“农民军+六国旧贵族”的联合反抗格局:</p><p class="ql-block"> 项羽崛起:楚国名将项燕之孙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起兵,率楚军主力在“巨鹿之战”(前207年)中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摧毁秦朝最精锐的军事力量,成为反秦联军的核心领袖。</p><p class="ql-block"> 刘邦发展:刘邦出身亭长(基层官吏),在沛县(今江苏沛县)起兵,后率部西进,避开秦军主力,一路收编散兵、安抚百姓,最终在公元前207年率先抵达咸阳附近,秦王子婴出城投降,秦朝正式灭亡。</p><p class="ql-block">3. 结局:从“反秦”到“楚汉相争”——起义成果被争夺</p><p class="ql-block">秦朝灭亡后,反秦联盟迅速分裂:</p><p class="ql-block">项羽凭借军事优势,分封18路诸侯,自封“西楚霸王”,试图恢复“分封制”; 刘邦被封为“汉王”,驻守汉中、巴蜀,后采纳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出兵争夺天下,开启“楚汉之争”,秦末农民起义最终演变为两大军事集团的权力角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