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统台战略构想与展望

惊涛拍岸

<p class="ql-block">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历史脉络清晰,法理依据充分,主权归属明确。统一台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大一统”思想的历史延续与时代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统一台湾:大一统的历史传承与现实使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自秦朝实现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格局以来,“天下一统”便成为历代王朝的政治理想与文化基因。台湾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大陆架向太平洋自然延伸的岛屿。考古发现如长滨文化、大坌坑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印证了台湾早期人类活动与大陆百越族群的密切联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上,两岸交往源远流长。三国时期(公元230年),吴主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抵达“夷州”(今台湾),这是中国官方文献首次明确记载对台经略。隋炀帝于公元607年、608年两度遣使朱宽赴“流求”招抚,进一步加强了联系。宋元以后,中央政府开始在澎湖设官驻军,实施有效管辖。1281<b>年,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标志着中央政权首次对台澎地区实施行政管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朝延续对台关注,16世纪葡萄牙人称台湾为“福尔摩沙”,仅为地理称谓,不具主权意义。真正奠定台湾社会基础的是民族英雄郑成功。<b>1662年,郑成功率军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设“东都明京”,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垦与文教,开启汉文化在台系统性传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朝于<b>1683年</b>派施琅攻克澎湖,迫使明郑政权末代统治者郑克塽投降。<b>1684年,康熙帝正式将台湾纳入版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府治设于今台南市</b>。自此,台湾进入长达212年的清治时期,成为中国边疆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清廷逐步增设行政单位,光绪十一年<b>(1885年)</b>,清政府正式设立“台湾省”,刘铭传为首任巡抚,推动铁路、电报、新式学堂等现代化建设,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省份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台湾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它既是守护东南七省的海防前哨,也是通往东南亚、联通太平洋的海上枢纽。从历史到现实,台湾始终是中国走向海洋、经略亚太的关键支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台湾现状:分裂风险加剧,外部干涉升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成立,标志台湾光复。1946年,国民政府将10月25日定为“台湾光复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因国共内战延续,国民党集团败退台湾,在美国支持下形成两岸分治局面。<b>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导致中国解放台湾的进程被迫中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国对台政策经历多次波折:从二战后初期一度将台湾排除于西太平洋防线之外,到朝鲜战争后介入台海;<b>1972年《上海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一个中国”政策,确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中美建交时,美方明确承诺“断交、废约、撤军”;1982年《八一七公报》进一步承诺逐步减少对台军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近年来,美方屡屡背弃承诺,不断提升与台官方往来层级,持续对台军售,纵容议员窜访,甚至鼓吹“协防台湾”,将台湾打造为牵制中国发展的“棋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20世纪90年代,李登辉推行“两国论”,开启“台独”路线;2000年民进党首次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鼓吹“去中国化”。赖清德2016年及2024年两度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变本加厉推行“渐进式台独”,通过教育“去中”、文化“台独”、修法“正名”等方式,系统性篡改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谓“目前台湾民众有100%不赞同两岸统一”等说法严重失实。根据最新民调,台湾社会对两岸关系的态度呈现复杂分化,但总体上反对“法理台独”与战争、主张维持现状的民意仍占主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25年10月,“台湾民意基金会”公布最新民调显示,赖清德上任以来施政不满意度高达53%,不赞同者比赞同者多出17.6个百分点,仅34.9%民众表示支持其处理台湾大事的方式。</b>国民党支持者中高达87%不赞同,民众党支持者更有九成表达不赞同,中性选民也以55%的不赞同率远超赞同者。这反映出岛内对“台独”路线的普遍不满和对民生经济停滞的焦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该民调还显示,赖清德仅在云林、嘉义、台南地区维持优势,其余六大区块——包括台北市(69%不赞同)、新北市(52%不赞同)等主要都会区——均已沦为“民意沦陷区”,说明其执政基础严重萎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更值得注意的是,<b>2025年10月,中国国民党举行党主席选举,主张“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呼吁两岸和平统一的郑绪岚高票当选。</b>这一结果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国民党内部正经历深刻的思想回归与路线重塑。郑绪岚在胜选演说中明确表示:“台湾不能永远活在‘抗中保台’的谎言中,两岸必须走向和解与统一,这才是台湾真正的出路。”她呼吁结束“台独”冒险,重建两岸对话机制,推动和平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政治变局深刻表明,<b>台湾社会“盼和平、盼统一、反台独”的主流民意正在加速凝聚,赖清德的“渐进式台独”路线已遭到岛内理性力量与广大民众的普遍唾弃。</b>国民党的转向,为未来两岸关系破冰提供了新的政治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b>2025年10月民调显示,44.8%的台湾民众认为特朗普并无意愿阻止中国大陆动武,仅34.3%认为有意愿。在能力判断上,45.3%认为美国有能力阻止“攻台”,42.7%持否定态度。</b>民众普遍形成“美国有实力但无意愿为台而战”的悲观认知,凸显对美安全承诺信心动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远见》杂志2025年9月调查显示,<b>72.7%的台湾民众希望优先处理经济与物价问题,55.4%认为当前最优先任务是“经济与就业稳定”</b>,远高于对“政治对抗”的关注。这说明,台湾民众最根本的诉求仍是安居乐业,而非被裹挟进“台独”冒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统一的两难悖论与范式博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前,解决台湾问题面临深刻的两难悖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和统”面临现实危险</b>:赖清德当局持续推进“渐进式台独”,通过教育“去中国化”、修法“正名”、推动“修宪”、强化“国防自主”等手段,系统性掏空“一个中国”原则,企图在事实上实现“法理台独”。若长期拖延统一进程,将导致“台独”势力不断坐大,两岸社会心理距离持续拉远,统一成本与风险急剧上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武统”则可能落入陷阱</b>:美西方正极力挑动台海局势紧张,妄图通过制造中国危机,诱使中国提前动武,进而以“破坏和平”为由,联合盟友对中国实施全面脱钩、金融封锁、技术断供和国际孤立,打断中国和平发展的关键战略窗口期,遏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和统”与“武统”的博弈,表面上是统一路径的选择,<b>实质上是东方文明“大一统”治理范式与西方“分而治之”霸权逻辑的深层较量</b>。台湾问题不仅是领土与主权之争,更是两种制度、两种文明、两种世界秩序观的对抗。解决台湾问题,将深刻影响中国乃至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b>急躁冒进不可取,消极拖延更不可取</b>。必须制定具有战略前瞻性、系统性和韧性的统一方略,统筹发展与安全、内政与外交、经济与军事,以“压促变、以实应变、以稳求统”,在确保国家发展大局稳定的前提下,为最终统一创造决定性条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四、统一前的战略准备与系统部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将未来五年对台统一战略全面纳入“十五五”规划,作为国家战略核心任务统筹推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 突破科技封锁</b>:集中力量攻克芯片制造、AI大模型算力、量子通信、精密加工、生物工程等“卡脖子”技术,实现关键产业全产业链自主可控。</p><p class="ql-block"><b>2. 构建双向战略通道</b>:依托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打通欧亚大陆物流、能源与智能制造通道(由海向陆);加大国防投入,力争在“十五五”期间建成“六六舰队”(六艘航母+六艘制海突击舰),配套发展天基、空基、陆基远程AI智能作战体系,形成覆盖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拒止/反介入”能力(由陆向海)。</p><p class="ql-block"><b>3. 掌控战略资源</b>:强化对稀土、硬质合金、钛、铜及AI关键材料的全球布局与出口管制,确保供应链安全。</p><p class="ql-block"><b>4. 压缩台湾空间</b>:推动“断交”归零;限制台企参与国际供应链;强化对台高科技出口管制。</p><p class="ql-block"><b>5. 强化统一准备</b>:制定《台湾统一法》,明确统一后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并执行大陆法律;提前选拔派遣大陆干部;推出“登陆奖励计划”吸引台青;常态化军事演训保持高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十五五”规划完成后,中国综合国力将在经济总量、科技水平、军事实力、政治影响力上全面超越美西方。届时,外部势力干涉中国统一的能力将归零,其战略围堵体系彻底瓦解。台湾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将陷入彻底孤立,其抵抗意志与能力将全面崩溃,不战而降、主动回归将成为唯一现实选择。统一大业,水到渠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五、统一后的对台治理构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旦实现统一,应迅速启动全面治理机制,确保社会稳定、政权平稳过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 身份赋权,快速归化</b>:统一前夕,通过官方平台向全体台湾居民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居民身份凭证”,实现全民快速身份转换,增强国家认同。</p><p class="ql-block"><b>2. 临时管制,清除隐患</b>:实行短期军事管制,依法取缔“台独”政党、组织及武装力量,依据《反分裂国家法》及相关法律,清算“台独”黑名单人员,没收其非法财产。</p><p class="ql-block"><b>3. 重建行政体系:派遣大陆干部接管各级政府机构,建</b>立中国共产党在台湾的各级组织,确保政令畅通,实现有效治理。</p><p class="ql-block"><b>4. 政治制度重构</b>:在台湾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组织台湾各界人士参与地方治理,保障民主权利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p><p class="ql-block"><b>5. 经济与社会改造</b>:</p><p class="ql-block"> - 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设立发改委、市场监管、商务等职能部门;</p><p class="ql-block"> - 编制台湾五年发展规划,并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如“十五五”规划);</p><p class="ql-block"> - 对关键基础设施、能源、交通、通信、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实行国有化或战略控股;</p><p class="ql-block"> - 没收“台独”资本及危害国家安全的企业资产。</p><p class="ql-block"><b>6. 文教与意识形态重塑:</b></p><p class="ql-block"> - 接管所有学校、公立医院、广播电视、公立大学与科研机构;</p><p class="ql-block"> - 全面修订教材,强化中国历史、地理、宪法与法治教育;</p><p class="ql-block"> - 开展爱国主义、爱党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清除“台独”思想遗毒;</p><p class="ql-block"> - 实施思想“格式化”工程,重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p class="ql-block"><b>7. 安全与执法体系重建</b>:</p><p class="ql-block"> -<b> 台湾原有军队予以解散,不再进行整编改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进驻台湾,全面接管防务,建立常态化军事存在。</b></p><p class="ql-block"><b> - 对台湾警察系统进行全面改组重建,派遣大陆公安系统干部接管各级警察机构,建立统一的执法体系,确保社会秩序与国家安全。</b></p><p class="ql-block"> - 撤销台湾所谓“外交部”,设立外交部驻台湾特别行政区办事处;</p><p class="ql-block"> - 通知所有与台湾“建交”的国家,终止非法关系,转与中国建交或保持官方联系。</p><p class="ql-block"><b>8. 实施双向搬迁计划:</b></p><p class="ql-block"> - 鼓励大陆公务员、教师、医生、工程师、退役军人、国企职工等群体赴台定居、任职、创业,形成稳定的社会骨干力量;</p><p class="ql-block"> - 同时支持台湾同胞自由迁居大陆,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大陆居民完全同等的国民待遇;</p><p class="ql-block"> - 建立“两岸人口融合示范区”,推动双向流动制度化、常态化,促进血缘、文化、经济与社会的深度融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语:统一势不可挡,民族复兴可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从元朝设巡检司,到清朝建府设省,再到抗战胜利光复,台湾始终在中国主权管辖之下。国际法上的《开罗宣言》(1943)、《波茨坦公告》(1945)和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1971),均从法律层面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前,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挑战,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和平统一的努力方向,也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充分准备。<b>郑绪岚当选国民党主席,标志着台湾主流民意正加速回归“反台独、求和平、促统一”的历史正轨,任何分裂图谋都不得人心,终将失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将统一战略纳入“十五五”规划,以发展求安全,以实力促统一,是破解当前两难困局的最优路径。当中国完成崛起,外部干涉不复存在,台湾回归将成历史必然。我们坚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必将实现,台湾必将回到祖国怀抱,共襄民族复兴伟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