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如炬:陆游母亲的抉择与担当

王武成

<p class="ql-block">  出身北宋名门江陵唐氏的陆母,是宰相唐介的孙女,以严谨持家、教子有方而闻名。史料记载她育有四子:陆淞、陆濬、陆涭与陆游。前三位长子的生平虽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但我们知道陆淞曾任天台县令,陆濬官至泉州通判、岳州知州,而陆涭则未见史册记载。幼子陆游生于1125年,十九岁时初试科举未第。</p><p class="ql-block"> 望子成龙的陆母为助陆游重振旗鼓,特意从娘家宗族中挑选唐琬为媳,以期喜事冲散阴霾。1145年,二十岁的陆游与唐琬喜结连理。然而这段姻缘未能带来预期的转机,1147年陆游再度科场失利。</p><p class="ql-block"> 婚后三载,这对年轻夫妇情深意浓,却面临无嗣与功名未就的双重困境。陆母观察到,唐琬的不孕固然令人忧心,但更让她焦虑的是,小两口终日沉溺于儿女情长,荒废了圣贤学业,消磨了进取之心。一次郊外无量庵的占卜更让陆母寝食难安——尼姑妙因断言二人八字相克,恐有性命之虞。这位母亲并非铁石心肠,她曾考虑过为儿子纳妾延续香火。然而,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陆游的仕途问题,任何安排都难以抵挡年轻恋人的如胶似漆。</p><p class="ql-block"> 经过深思熟虑,陆母做出了艰难决定:让唐琬改嫁皇室宗亲赵士程,这位宋太宗五世孙时任武当军金水宣使,可谓门当户对;同时为陆游续娶王氏。这个看似无情的决定,实则饱含深意。</p><p class="ql-block"> 转折果然出现:离婚次年(1148年),陆游如愿进士及第,仕途渐入佳境,最终官拜礼部郎中,成为名垂青史的文学家、史学家和爱国诗人。与王氏育有三子四女,后又纳妾得四子,七个儿子皆成大器:从知州到提刑,从军事长官到侍郎,个个成就斐然。</p><p class="ql-block"> 历史对陆母的指责不绝于耳,但若以更开阔的视野审视,这位母亲体现的是超越时代的责任感。她深知婚姻不仅是风花雪月,更是血脉传承与社会责任的担当。面对沉溺情爱而荒废学业的幼子,她毅然斩断情丝,这不是冷酷,而是以破釜沉舟之志激发儿子的潜能。</p><p class="ql-block"> 正是这份看似“无情”的母爱,成就了一位光照千秋的文豪,也让我们得以领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千古绝唱。在个人情感与家族使命之间,在眼前欢愉与长远发展之间,陆母用她的抉择告诉我们:真正的母爱,有时需要忍痛割舍,方能成就更广阔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钗头凤·红酥手》</p><p class="ql-block"> 南宋陆游</p><p class="ql-block">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p><p class="ql-block">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