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廊坊作深度采访,海河工地上治河人的形象一个个在我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大城县治河总指挥崔景华是一位足智多谋,风趣幽默,文武双全,敢作敢为,组织能力,号召能力极强的一位领导,集李云龙和陈庚的形象为一身,我称之为海河工地的李云龙;图片中这位热泪盈眶,泣不成声的老人叫付国昌,我称他为“海河工地的李有才”,他真的非常有才,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了海河文艺宣传队。他创造了85%的节目,他的对口词《铣》写得非常好,有专业水平。他出身富农,颇受歧视,但是他咬着牙,挺着脊梁硬干,在海河工地表现极其突出。晚间创作,白天演出演出结束,继续劳动,他挖的土方和别人一样多,从没有因为演出耽误了劳动任务。他的数来宝《海河颂》打动了省委书记刘子厚,省长,还有军区司令员。请取司令员握着他的手。你为海河工地做出了重大贡献,党和人民不会忘记。给到省领导的表扬,受过无数委屈的傅国昌热泪盈眶。当他跟我讲到这一段的时候,仍然没有控制住自己,两次痛哭失声。</p> <p class="ql-block">工程技术人员叶世尧,我称他为海河工地的小诸葛,他计算土方极其精准,挖运出来的土方量,恰是要填充的数量,不多不少,正正好好,人们无不为之惊叹。他在河中有许多小发明小创造大城县治河总指挥崔景华夸他是海河工地的土专家,我则认为这是海河工地的小诸葛。</p><p class="ql-block">难能可贵的是,在工地中,他连续为民工们倒了八年的尿桶。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呀。世尧老哥哥连续做了八年,这种精神在令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海河治理是从1965年开始到1980年结束,整整15年。1965年到1975年之间,正是阶级斗争年代.所有的文艺作品都必须有个阶级敌人.当时毛泽东做了个规定95%.100个里头一定有5个阶级敌人或者是异己分子。民工中有很多成份高的,但是工地上大城县近7000人的群体,十年中没有对任何一个人开过批判会。在这里不搞成份歧视。静海县海河纪念馆魏馆长说,治河没有阶级属性,这话说得特有哲理,特别深刻。</p> <p class="ql-block">还有小老虎班,铁姑娘班,知青典型王文华,推车大王,工地医生,红哨兵宣传队……</p> <p class="ql-block">这部书是个重头戏,这个活儿像治理海河一样,不好干,我接得有点唐突了,现在处于两难之间呐,这件事情还很复杂,这出乎我的意料。由于不是官方安排,有些时候很不方便。咬着牙往前走,边走边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