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深夜,灯光昏暗,我拿起麦家的《人生海海》,感觉就像坐上了一艘大船,晃晃悠悠地在海上漂着。这书封面上那几个大字,像是海浪拍打的声音:“人生海海”,听着就有点壮阔。旁边的小猫似乎也在静静看着远方,像个老船长一样沉思。旁边的人影背对着我,慢慢走远,像个迷失在大海中的渔夫,花瓣或树叶随风飘落,像在讲述人生的酸甜苦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书的封面设计简单大气,黑色底色配上金色的大字,像是在告诉我:这故事不简单。麦家这个大名鼎鼎的作家,用他那细腻的笔触,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搬到纸上,像是在海面上点亮了一盏盏灯,让我在黑夜中找到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微信读书上看到,这本书的推荐率高达87.4%,就像朋友圈里热议的“必读好书”。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大海中的挣扎和坚持。当我合上手机,微光映在脸上,我仿佛看见了书中的人物:上校、爷爷、还有“我”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上校,他身上的刺青像个X光片,揭示着人性里的伤疤。救死扶伤的英雄,变成了疯癫的老人,他的故事让我想起小区里那位退休老教师。她曾被成分问题“下放”,如今每天义务辅导留守儿童,生活就像一场大海中的航行,风浪再大,她也要坚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看,现在我们也都戴着“刺青”。朋友圈的漂亮照片、深夜的辗转反侧、职场的微笑、厕所里的偷偷哭泣……这些瞬间就像书中人物戴着面具,在生活的海浪中浮沉。上校用疯癫找到自我救赎,而我们或许也得学会和自己的不完美握手言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像沙漏,把盐和糖混在一起。书里的“我”在海外漂泊,又在故乡找寻根,这不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漂流吗?爷爷的固执、老保长的市侩、林阿姨的执念,都在时间的洗礼中变得更有滋味。在城市的街头,我看过凌晨两点灯火通明的写字楼,也见过清晨五点打扫街道的环卫工。看似平行的生活轨迹,其实都在时间的沙漏里流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里有个小瞎子,最后变成了互联网时代的“键盘侠”,这个转变简直像现代版的魔幻故事——伤害与救赎,竟在时间的轮回中交织。夜行的路上,火把和星光相伴,那养蚕的场景也满载隐喻。吐丝的蚕,就像咱们在房贷、催婚、KPI压力下的自己——被缚得紧紧的,但终究会破茧成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还记得2021年郑州那场暴雨,火锅店老板用澡盆转运孕妇的场景,简直像电影一样感人。在这个充满成功学鸡汤的时代,真正的勇气是敢于直面苦难。就像“我”在经历背叛、流亡、失去后,依然选择宽恕。这不是简单的“正能量”,而是生活的真相。那些在直播间哭着说“我快撑不下去了”的陌生人,弹幕里互相安慰的瞬间,不就是现代版的“人生海海”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后疫情时代的十字路口,再次读《人生海海》,我更懂得“潮水退去后,留在沙滩上的贝壳”到底意味着什么。996、内卷像是海浪,冲刷着我们的生活,但我们还得在浪头上站稳脚跟。书里那些苦难的故事,像一剂苦口良药,教会我们在碎裂中寻找完整,在黑暗中等待曙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像那深夜还亮着的便利店招牌,平凡的生活坚守,就是对生命最郑重的回应。人生海海,我们都在划船,拼命地想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海角天涯。</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