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玉皇阁

夜鱼

<p class="ql-block">通化市东昌区玉皇阁,亦称天成宫,有历史记载恢复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于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曾扩建一次。据《通化市志》 第二十二篇宗教、习俗、帮会中记载:本境道教最盛之时在城内有玉皇阁。民国9年(1920年)前县长潘德荃奉令在玉皇阁旧址改筑,修关岳庙,同时在玉皇阁东侧修“龙王庙”3间(即现在鹿圈附近)。通化玉皇阁系全真道教邱祖龙门派,是吉林省境内恢复最早的弘道基地,也是吉林省东南部最大的道教十方丛林。1961年5月和1986年10月分两次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31日被选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响誉东北的吉林省道教祖庭通化市玉皇阁坐落于浑江北岸山水雄奇、园林秀色的玉皇山之巅,是吉林省境内规模最大的弘道基地。其势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环境幽静,发展更是几经风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三年(1877年),全真邱祖龙门派玄裔弟子李合顺、李合慧两师兄弟经仙人指点云游至此,观山有灵气,听古有传说,考古有遗迹,决定光复道场,弘道利生。于此建庙一座,原草房三间,名曰玉皇阁(又名天成宫),玉皇山因此庙而得名,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李氏兄弟为道教的发展历尽艰辛倍尝风雨,故而被奉为道教龙门派玉皇阁开山始祖,玉皇阁也因此成为吉林省道教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玉皇阁最初由李氏兄弟及鲍至安三位道士建造,并于光绪十七年(1881年)扩建一次。1920年秋,通化县知事潘德荃主持改建玉皇阁,增建关岳庙、龙王庙、老母庙。伪大同二年(1933年)春,伪满洲国奉天省鸭绿江地区司令廖弼宸(原东北军奉天陆军步兵第二团团长)中将,偕通化商务会会长战庆吉(字宝山),出资扩建玉皇阁,玉皇大帝殿、太上老君中殿九间祀至先师关帝岳王塑像,配以钟鼓二楼东西分峙,居住室。并相继在银厂镇及各地建“云台观”、“五圣观”、“太浴岩”等庙宇十三座,直接隶属玉皇阁。道教在玉皇阁的创立与发展,开山始祖有着不朽的垂世之功。日伪时期,李氏兄弟(李合顺、李合慧)、鲍至安三道士先后病故。此时监院于通文兼伪道教协会会长,曹信义为副会长。曹信义曾任中国道教协会理事会理事,于通文于1943年(昭和18年)去日本国讲道,同年7月本国道教人士寄赠玉皇阁大磬一个,磬上刻有“寄附者梅本组社长定居喜市现住梅奉忍教代太平金龙”存于玉皇阁内。于通文功高德厚、道法高尚,1956年被选为市政协委员,1959年评为省政协委员和市爱国爱教先进个人。</p><p class="ql-block">1961年5月22日,通化市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玉皇阁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文革”开始,玉皇阁神像被毁,文物被劫,经书被焚,庙宇曾一度被改为“文化展览厅”。监院于通文被批斗,道士被游斗,许多道众离庙而去。重压之下,监院于通文仍坚持住庙修持,带领部分道众生产自救。1967年,于通文因年老体弱病故。1982年玉皇阁划归通化园林处管理。随着国家对宗教政策的落实,市政府于1984年拨款重新修缮了玉皇阁,坍塌墙壁复原,宫殿基本保持了原貌。1986年10月7日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87年5月,沈阳市太清宫道士潘宗武到玉皇阁任监院,并主持工作。1989年3月经市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由潘宗武主持成立通化道教管理委员会。</p><p class="ql-block">看到遭文革破坏后的庙宇,潘宗武大师深感痛心,于是下决心重建。他开始结茅而居,不怕艰难困苦,数载化缘。截至1993年,最终建成玉皇殿、三官殿、三清殿、雷祖殿、邱祖殿、孔子殿、护法殿、龙王殿、斗姆殿、玉皇阁东侧观音殿、西侧瑶池圣母殿、历代开山始祖碑等十七个配殿,单房十一间、斋堂五间。正位神像十九尊,偏位二十八尊。潘大师注重发展下院以弘扬道法,由他精心帮助兴建的庙宇有:大龙湾龙潭庙、浑江青山湖玉皇庙、磐石玉虚宫、皎河玉皇庙、通化县九圣庙、通化市云台观、皎河金斗宫、二道白河庙、罗通山三清宫等庙观数十座。1997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钟楼建成使用,同年七月十五日于通文碑立成。1998年农历九月九日,学生堂三位神像开光。2000年4月翻修后大殿,2010年翻修前大殿及单房。6月,省长王宇林、市长田玉林等省市领导来玉皇阁考察工作,给玉皇阁解决了自来水等问题,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2010年,玉皇阁宫观接到中国道教协会关于江西龙虎山宫观受灾通知后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传达文件精神,捐款5600元,捐献药品出厂价3994元,迅速寄往灾区。</p><p class="ql-block">潘宗武自1993年被选为通化市政协委员,1995年任中国道教常务理事,通化市道教协会会长。11月在中国道教第二次传戒中被邀为护璮大使,2003年1月赴美日两国讲经布道,曾多次被评为国家及省市级爱国爱教、抗洪救灾先进个人。2007年4月22日陕西省召开国际道德经论坛大会,潘大师受到国务院宗教事务局领导的热情接见。</p><p class="ql-block">孙诚梅:2003年10月入道通化市玉皇阁,2007年2月15日冠巾通化市玉皇阁,2007年通化市玉皇阁知客,2000年4月20日成立吉林省道协,兼职吉林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至今,2012年12月就认通化市东昌区政协委员。2013年被评为全国道教先进个人。</p><p class="ql-block">玉皇阁的发展凝聚了每一位龙门弟子的辛勤汗水,作为道教全真邱祖龙门派第二十四代玄门弟子,中国古老艺术文化的传承者,孙道长深感荣耀。荣耀之外,更觉道路之艰难,任务之艰巨,可谓任重而道远。</p><p class="ql-block">为给广大信众打造更加和谐宜人的宫观福祉环境,自2000至今首先带领道众对玉皇阁从内到外的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改善和修葺。近几年来,自筹资金,新建整修观舍。2010年3月,动工翻修整个道观。换瓦、修补墙、装修和彩棚,并重新彩绘。4月,动工建设新斋堂,面积200平方米。室内安装上、下水,解决了历史从来没有解决的吃水难。6月,建设老律堂,并于2010年7月交工使用,整个工程11月全部完成。2011年3月—5月,动工修建东阁观音殿、西阁瑶池宫和开山始祖碑的三条阶石路。2011年10月,对殿内外的地面进行了全面的更换,更好的体现了通化玉皇阁的道观古风文化。11月,更换了观内遗留了40多年的老化电路,把玉皇阁的防火工作做到了实处,同时也方便了观内道士的用电难问题。2012年,将宫观所有神殿内破旧贡桌全部更换为纯实木贡桌,总计50余台。8月,拆除玉皇阁西侧原有厕所,于东侧新建公厕一处,卫生环境更加清洁,方便了广大信众及游人。年末在电业部门资助之下,于整个宫观前后大殿安装射灯,使得玉皇阁傍晚灯火通明,更为庙宇添上了一层神秘迷人的色彩。2013年3月起重塑老律堂三位开山始祖神像和天地君亲师神像,并对宫观内所有神像全部重新彩绘一新。5月起对后大殿房顶进行全面换瓦,同时清理所有神殿房顶杂草。6月起,整个夏日新建流通处及仙堂各一处。2014年4月起,对前大殿进行全面换瓦,同时建寮房三层,内部设有卫生间及浴室,供十方善信及挂单人员居住,从根本上改善道众及善信男女的居住条件。</p><p class="ql-block">翻修后的玉皇阁,面貌焕然一新,更加体现了我国古老建筑的艺术风格。古刹幽静、青松掩映,落霞与山鸟齐飞,江水共长天一色。宝刹幽静、古雅、壮丽而神秘,让人流连忘返,如沐仙境。</p> <p class="ql-block">玉皇阁的道众历来秉承济世利人、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救灾、扶贫、助学、关怀慰问福利院儿童和孤寡老人等,为社会做了大量的公益慈善事业,多次荣获先进宫观称号。</p><p class="ql-block">著名的百年宝刹玉皇阁,是吉林省境内最大的弘道基地,被奉吉林省道教的祖亭,是东北地区著名旅游风景胜地,同时尤以世界独一无二的儒释道“共存一山、共荣一庙”的宗教和谐特色著称于世。</p><p class="ql-block">玉皇阁树木葱茏、参天古树苍郁挺拔,古刹幽静,一年四季,都有怡人景致。这里,春天春和景明,鸟语花香;夏天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秋天硕果飘香,红叶遍染;冬天傲雪青松,山舞银蛇。</p><p class="ql-block">通化市玉皇阁作为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吉林省道教的最大宫观,集宗教、文化和旅游于一体,以其优雅的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迎接着来自十方的信众,是信众向往的圣地。玉皇阁钟罄与江涛相应,庙院共山色其辉。远眺南山连天宇,近观玉殿紫气生,无愧是山城美丽的风景奇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