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台儿庄

晚风

<p class="ql-block">台儿庄紧靠京杭大运河,周边都是河流和湖泊,交通便利,这在北方来说算是少有的,但也造成了台儿庄的地势相对较低,房屋都要建在高台上。台庄是其原本的名称,因北方人话语中多带儿字,台庄也就变成了台儿庄。其实台儿庄虽然商贸发达,集镇繁华,但原来也不过是枣庄下面的一个集镇。因一个战役,更因为这个战役所拍的一部电影——《血战台儿庄》,而一举成名。</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的名气大了,又有大运河的这块金字招牌在身上,于是一个复古的台儿庄古城就应运而生了。这个占地达二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在台儿庄原址上重新建造的,除了几幢反映战争历史的老建筑外,几乎全是新建的,按古城设计定位是恢复台儿庄明清时期风貌,但只要你走进古城,就会有一种如进皇城一般的感觉,高大气派、环境优雅,这不是一般集镇所能拥有的。</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战役遗址公园,就在台儿庄古城内,保存着战争时期留下的唯一一面弹孔墙,也成了古城中个别战后还保存下来的老房之一,其他则是仿照战役时期的格局,建了相关的建筑,作为遗址公园的一部电影加以布置,意为反映当年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在街角巷尾,还有根据当年美国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所拍的实景照片复制出来的战斗场景模型,让人们在游玩时不忘曾经的战争。</p> <p class="ql-block">在古城中,汇集了众多建筑元素,如城门城墙、寺院、教堂、码头广场、各种专题展馆甚至龙船等等,并有八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在城内展现,也有乾隆下江南过台儿庄时的故事,可谓丰富多彩、气象万千。</p> <p class="ql-block">这是城中心的核心地标——复兴楼,位于古城中心,周边湖泊环绕,在夜间灯光照耀下,很是亮丽。</p> <p class="ql-block">建在台儿庄的妈祖庙,是由福建人出资,动用福建的建筑材料和工匠建造的,并因此又有一个传奇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的参将府,高大威猛,也可看出台儿庄当年在运河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建在台儿庄古城外,在一个由运河水系所环绕的半岛之中,纪念馆周边大片的绿地,绿树成荫,清水环绕,环境很是优美。</p> <p class="ql-block">馆内所展现的就是台儿庄战役的史料和对战役的评价。这是一次由国民党军与日本军队的对抗战,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到4月15日结束,前后历时一个月,中国军队29万人,日本军队5万人。在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与日军激战,以中国军队牺牲五万人为代价消灭日本人一万多人,并最终使日军溃败。其中有许多为国捐躯、奋勇抗战的将士们可歌可泣的故事。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鼓舞了全民族抗日的士气,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血战台儿庄》则是中国大陆首次以正面形象反映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日军在正面战场对抗的场景,并由此拉开了大陆与台湾政治走向和缓的序幕,逐步实现台湾老兵到大陆探亲,大陆台湾三通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综观电影《血战台儿庄》、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和古城建设,以及刚在抗战胜利阅兵式上国民政府老兵的参阅等事件,已把大陆人民在前几十年中形成的抗战观念颠覆了过来,充分肯定了国民党军在抗战中的牺牲,弘扬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这是共产党人有了勇于让老百姓了解历史的信心,而且以民族利益为重,展现出更大的政治包容度;也使得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人对民族的向心力更为强烈,全民族愿意为民族利益而牺牲的精神更为光大。《血战台儿庄》这不仅仅是一部单纯还原历史的电影,更深入的是凝聚中华儿女民族精神的电影,其意义早已大于战役与电影本身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