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打卡未来</p><p class="ql-block">我站在雕塑前,仰头看着那个坐在火箭上的宇航员,他手里举着一块写着“打卡未来”的牌子,像在跟这个世界打招呼。阳光斜斜地洒在他的头盔上,映出一点树影和天空的蓝。我忽然觉得,这不像是个雕塑,倒像是个约好在这里等我们的向导——一个来自未来的信使。我们还没出发,可他已经替我们把愿望写在了牌子上。我掏出手机拍了一张,也想打个卡,不是为了朋友圈,而是想记住这一刻的自己,眼里还有光,心里还相信远方。</p> <p class="ql-block">航天文化园</p><p class="ql-block">园区中央,宇航员站在地球模型上,脚下是“中国航天”四个字,火焰从火箭尾部喷涌而出,凝固在石化的姿态里,却依然能听见那股冲天的轰鸣。他手里托着一颗小行星,像是刚从宇宙深处带回的礼物。我走近看,他肩上的国旗在风里轻轻晃动,其实那只是布料的褶皱,可那一刻,我总觉得它真在飘。这里不是发射场,没有倒计时,也没有烈焰升腾,但站在这里,心跳却像被什么牵引着,一点点加速。原来梦想不需要真的起飞,只要有人站着,仰望就有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那个橙色的球体像一颗被捡回来的星球,宇航员站在上面,手里举着一根带星星的杆子,像在测量宇宙的温度。周围堆着施工工具,木板、铁架、未拆的包装箱,像是这片未来还没完全拼好。可正是这种“正在建造”的感觉,让人格外踏实。我们总以为航天是遥远的事,是电视里的发射直播,是科学家在密室里演算的数据。可在这里,它就站在工地旁,穿着宇航服,等着我们一起来把图纸变成现实。</p> <p class="ql-block">他站在橙色球体上,头盔透明,能看见里面那张平静的脸。他不说话,只是握着那颗黄星,像握着一个承诺。背景的建筑有木质阳台和玻璃护栏,阳光穿过,落在台阶上,绿植在风里轻轻摇晃。我坐在台阶上歇了会儿,抬头看他,忽然觉得他不是在仰望星空,而是在守护什么。也许是我们小时候趴在窗台看月亮的那个夜晚,也许是第一次在课本上读到“长征火箭”时的心跳。他守着的,是我们还没丢掉的那点天真。</p> <p class="ql-block">这次他坐在月亮上,黄澄澄的,像个被咬了一口的奶黄包。我笑了,这设计真有点可爱。施工工具还散在周围,一顶安全帽倒扣在地上,像在等主人回来喝口茶。可宇航员依旧正经,手搭在膝盖上,目光平视前方。他不急,我们也不急。这片“星河”还没亮起来,但我知道,等夜幕落下,那些灯一盏盏打开,这里就会变成一片流动的银河。而他会是第一个点亮它的人。</p> <p class="ql-block">蓝色的球体像一颗被冻结的海洋,宇航员站在上面,手里的星星杆子指向天空。窗户上的韩文标识让我愣了一下,随即明白——探索从不分国界。他身上的中国国旗依然醒目,可他举着的星星,像是准备送给全人类的礼物。施工材料堆在一旁,像在提醒我们:未来不是等来的,是一块砖、一颗螺丝搭出来的。我蹲下拍了张照,镜头里,他的倒影落在蓝色球体上,像一颗即将启程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他坐在黄球上,红条纹从肩头划过,国旗在胸前安静地贴着。周围的摊位已经开始摆起来了,有卖航天模型的小车,有印着火箭图案的气球。孩子们跑来跑去,指着他说“那是宇航员叔叔!”我忽然想,他是不是也记得自己第一次穿上宇航服的那天?不是真的穿,而是用纸箱和锡纸做的“装备”,在院子里跳着喊“三、二、一,点火!”——原来每个大人心里,都藏着一个没长大的航天小将。</p> <p class="ql-block">他坐在五角星上,金黄耀眼,像从夜空摘下来的。背后“海星科技”的招牌闪着微光,雕塑下的牌子写着“航天科技馆”。我读着那几个字,忽然觉得“科技”两个字没那么冷了。它不再是实验室里的代码和公式,而是这个坐在星星上的身影,是孩子们踮起脚想摸他手套的瞬间。他不飞走,因为他知道,真正的航天梦,不在天上,而在地面,在每一个抬头看星的孩子眼里。</p> <p class="ql-block">他站着,右手竖起大拇指,像在说“你真棒”。我忍不住也举起手回应。红砖墙上“WONDER FLOWER”几个字有点突兀,可仔细一想,又很配——航天本就是一朵开在荒漠里的奇迹之花。他脚下的标牌还是“航天科技馆”,可我觉得,这里更像是一个信号站,接收来自童年的电波,再把希望发往更远的星系。</p> <p class="ql-block">他一手捧着红心,一手托着黄月亮,像在分发节日的礼物。背景的“元气”二字特别显眼,我笑了,这不就是航天小将的标配吗?有梦想,有热爱,还有满满当当的元气。草坪上几个孩子围着他拍照,一个男孩踮着脚,想把心形气球举到宇航员手边。那一刻,我仿佛看见未来的自己,也站在这里,穿着白衬衫,胸前别着“见习航天员”的徽章。</p> <p class="ql-block">地球模型静静旋转,宇航员的手放在上面,像在安抚一颗跳动的心。头顶的白色框架写着“Spacewalk”,下面还有一串“6666”,像是点赞数,又像是某种密码。我猜,这可能是所有航天小将的暗号——代表顺利、平安、一路顺风。他举着的手,不是在敬礼,而是在邀请:来吧,一起走一段,哪怕只是在地面上,假装在太空行走。</p> <p class="ql-block">东方红广场的地面画着卫星的轨道,像一道环形的光。我沿着那条线慢慢走,脚底仿佛能感受到1970年的风。那一年,东方红一号升空,乐曲响彻宇宙。现在,21组金属文字埋在地面,记录着从第一颗卫星到空间站的每一步。我蹲下,手指轻轻抚过“长征一号”几个字,冰凉的金属,却烫得像火。原来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有人用命刻在大地上。</p> <p class="ql-block">竹林深处,东方红一号静静伫立,银光闪闪,天线像伸向天空的手指。它不说话,可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像是它在哼那首《东方红》。我站在它面前,忽然想敬个礼。它那么小,比想象中还小,可它飞得那么远。现在的孩子们看惯了空间站和火星车,可不该忘了,一切是从这颗小球开始的。它不是最酷的,但一定是最勇敢的。</p> <p class="ql-block">石碑上刻着“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旁边壁画里,火焰冲天,人群欢呼。我站在树影下,看阳光一点点移过碑文。这里没有宇航员雕塑,可我觉得,每一个读着这些字的人,都是航天小将。我们不需要穿宇航服,只要抬头看天,心里记得那颗最早飞出去的星,就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