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花了两天沉心读完这本书,初时几章,心境平淡无波。直到翻到第六章,作者掷出的观点瞬间击穿我:业力,原是那些未被心灵消化的过往,沉淀下的残留能量。时光流转,与之相关的情绪、执念、细碎印记,从未消散,只是悄悄蛰伏在心底,等着某个瞬间被唤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一刻,像被电流⚡️狠狠击穿——我们总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为时间能掩埋一切,却不知感官早已把这些沉重的记忆,深深埋进了灵魂深处。原来,真正的解脱从不是逃避,而是勇敢敞开心扉,让那些困住我们的能量流动、释放,最终与自己和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佛陀说“众生皆苦”,从前似懂非懂,如今才算触到核心:这苦,从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我们日日背负的“心灵重担”——那些挥之不去的焦虑、深夜蔓延的恐惧、莫名涌上的不安,像细密的针,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内心,让我们在疲惫中耗竭,甚至被负面情绪拖入深渊。就像新闻里那些看似拥有一切的富人,也会被抑郁症缠绕,只因他们的心里,堆满了挥之不去的忧虑——而忧虑本身,就是最磨人的苦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本书教会我最珍贵的一课:别再跟着大脑的喧嚣跑,要学会退回内心,守一份宁静。试着放松下来,让意识站在“大脑之外”,看着那些纷飞的念头、嘈杂的对话,不评判,不介入,只是静静观察。当负面情绪翻涌时,别急着沉溺,问问自己:“它为何能扰动我?这背后,藏着我未被看见的需求吗?”看清真相的瞬间,情绪便会像退潮般慢慢平息。也可以把每一次内心的波动都当作能量的流动,学着开放自己,接纳那些疼痛,给它们一点空间——当你不再抗拒,痛苦便失去了伤害你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后想聊聊死亡,这是现代教育里最缺失的一课。我们总觉得死亡是遥远的“别人的事”,却忘了生命本就无常。昨天在群里看到消息,一位52岁的老同事,前一天还和人笑着吃早餐,今天就突然离开了这个世界。原来生命脆弱到,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在你认真生活或虚度时光时,总有人在某个瞬间,与世界告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与其感慨“生死无常”,不如学会“正视死亡”。不妨时常问自己:如果这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周,我会怎么过?你还会继续手头做的事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记住,关于“如何活”的答案,往往藏在“如何面对死”的思考里,这件事,越早想明白,人生越清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