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色财气四堵墙

洋芋花开

酒色乃人间烟火气 <p class="ql-block">  一天周未,闲来无事,看微信刷屏,看到有关酒色财气的讨论话题。觉得蛮好玩的,不经意想起北宋时期宋神宗赵顼,王安石,苏东坡及佛印涉及此话题的几首诗。</p> 和尚佛印说 <p class="ql-block">  据说有一天苏东坡去大相国寺拜访好友佛印,看到寺院的墙上有一首诗。</p><p class="ql-block"> 酒色财气四堵墙,</p><p class="ql-block"> 人人都在里面藏。</p><p class="ql-block"> 谁能跳出圈外头,</p><p class="ql-block"> 不活百岁寿也长。</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很简单,也符合出家人的观点。佛家是禁欲的,讲求的是修行,认为酒色财气是不符合修行的。</p><p class="ql-block"> </p> 东坡如是说 <p class="ql-block">  做为大文豪苏东坡看了便和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饮酒不醉是英豪,</p><p class="ql-block"> 恋色不迷最为高。</p><p class="ql-block"> 不义之财不可取,</p><p class="ql-block"> 有气不生气自消。</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生活不外乎诗酒田园,无酒不欢。当然,苏东坡讲究的是都有个度,毕竟东坡先生是文化人,又是职场上混的。</p> 王安石这么说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宋神宗赵顼带着参政知事王安石也去大相国寺游玩。俩人看到佛印与苏东坡题的诗,便觉得蛮好玩的。于是宋神宗提议让王安石也附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无酒不成礼仪,</p><p class="ql-block"> 无色路断人稀。</p><p class="ql-block"> 无财民不奋发,</p><p class="ql-block"> 无气国无生机。</p><p class="ql-block"> 做为参政议政的王安石对“酒色财气”是认可的,不过他的这首诗肯定了“酒色财气”的积极性,很显然是正面的。</p><p class="ql-block"><br></p> 皇帝宋神宗 <p class="ql-block">  看了王安石的诗,这个皇帝也随之题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酒助礼乐社稷康,</p><p class="ql-block"> 色育生灵重纲常。</p><p class="ql-block"> 财足粮丰家国盛,</p><p class="ql-block"> 气凝太极定阴阳。</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位皇帝首先是想到了社稷百姓,站的角度就不一样,同样对“酒色财气”予以肯定,当然站位很高。</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中华传统文化讲求的是礼乐,和合文化,凡事追求的是和谐。在倡导人性的同时都讲一个“度”,即不能影响他人。</p><p class="ql-block"> 比如,喝酒纯粹是个人行为,但过度了就会物极必反,除了影响自身的健康外,也会影响身边的人。</p><p class="ql-block"> 民以食为天。酒作为生活饮食中的一部分,无疑留下了不少的故事。比如,李白斗酒诗百篇,酒能给生活增添不少的乐趣。当然也会误国,打开中国的历史,有不少的皇帝追求灯红酒绿的生活,最后“英年早逝”,甚至是丢了江山。</p><p class="ql-block"> 曾几时起在国内吃喝盛行,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首先是紧盯“公款违规吃喝”,随着持续整治,吃喝玩乐的风气明显好转,党风,政风显著改善。</p><p class="ql-block"> 当然,任何陋习顽疾都有顽固性,反复性,要长抓不懈。为什么党中央非要抓这个看似不值一提的小问题。其实仔细想想,大多数腐败都是从吃吃喝喝开始的。做为“领导”,应该想一下,为什么别人要请你吃饭喝酒!</p><p class="ql-block"> 做为平头小百姓,就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人生一世,活在当下,有句话说的好:三千年读史无非是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不过是诗酒田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