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半日邂逅中俄交融的北国风光 2025.10.4

玲琍

<p class="ql-block">北国的风里总藏着故事,而绥芬河的故事,一半写着中国的烟火,一半晕染着俄式的浪漫。趁半日闲暇踏足这座边境小城,刚走过铺着青石板的街巷,转头便撞见尖顶教堂的穹顶,俄货店里的面包香混着东北早市的吆喝声——原来,一场中俄交融的风光邂逅,早已在街角巷尾等我们。</p><p class="ql-block">2011年到海参崴经过绥芬河肘没时间一游,早闻绥芬河是“国境线上的混血小城”,这次从海参崴返回绥芬河,又恰逢国庆中秋两节,直到亲身踏入,才懂这“混血”有多动人。半日时光不长,却足够从站前广场的俄式雕塑走到中俄互市贸易区的琳琅货架,看金黄的落叶飘落在红蓝相间的俄式木刻楞屋顶,听商贩用中俄双语招呼往来客人,北国的凛冽风里,竟裹着这般温暖鲜活的交融之景。</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风掠过国境线的界碑,捎来两种语言的轻响</p><p class="ql-block">青石板路叠着俄式木刻楞的影子,落叶在其间打转</p><p class="ql-block">像一封未拆的信,混着列巴香与东北的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尖顶教堂的穹顶吻过北国的云,彩绘玻璃映着双语招牌</p><p class="ql-block">商贩的吆喝里掺着俄语的尾音,货架上的套娃在阳光下闪着不同的光</p><p class="ql-block"> 半日时光短,却够看一场交融的景——</p><p class="ql-block">一边是北国红黄叶,一边是面包的暖香</p><p class="ql-block">绥芬河站的钟声响过,惊起几只鸟</p><p class="ql-block">翅膀抖落的,是中俄共酿的秋光</p> <p class="ql-block">绥芬河国门景区位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公路口岸,是中国唯一纵跨国境通道的景区,也是全国唯一集三代国门于一体的国家边境旅游区,以高51.8米的第三代国门(中国北方第一高国门)为核心,融合历史、文化与边境风情,是中俄边境的重要地标。‌</p> <p class="ql-block">景区地处G10绥满高速零起点,毗邻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边境线长27公里,是黑龙江最大的对俄陆路口岸。其历史可追溯至三代国门:‌‌</p><p class="ql-block">第一代国门(1987年)‌:宽不足10米的铸铁手动栏杆,标志中苏易货贸易开通。‌‌3‌‌4</p><p class="ql-block">‌第二代国门(1991年)‌:形似火箭发射架,象征经济腾飞,宽超30米,见证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3‌‌5</p><p class="ql-block">‌第三代国门(2014年)‌:高51.8米,南北跨度83米,中式设计彰显大国形象,设观光</p> <p class="ql-block">‌绥芬河天长山景区‌是集生态旅游、红色历史与中俄风情于一体的综合型景区,核心亮点包括4A级爱情谷景区、中俄自驾游营地及侵华日军要塞遗址。</p> <p class="ql-block">天长山位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北约7.5公里处,东麓紧邻中俄边界线,与地久山隔北大河相峙,形成独特的边境地貌景观。</p><p class="ql-block">山体东北坡曲折陡峭,主峰海拔520米,山上以柞林为主,山脚分布灌木及湿地,负氧离子浓度高,生态环境优越。</p><p class="ql-block">依托其地理特征,2024年7月,天长山与地久山之间的爱情谷景区被评定为黑龙江省4A级旅游景区,成为融合自然风光与人文主题的生态旅游地标。</p><p class="ql-block">山脚下天长湖景区建有欧式木栈道、露营地等设施,与中俄边境线隔山相望,形成“景城一体”的旅游开发格局。</p> <p class="ql-block">天长山,山脚水域面积13.14万平方米,环湖建有3.8公里木栈道、自行车道及7栋欧式木质建筑,形成“湖光绕山”的生态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天长山与地久山东西相对,曾是日本关东军霸占我国东北野心的象征。如今,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期许——天长地久,和平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站在天长湖畔,每一步都是一幅画。这里的湖光山色、鸟语花香,让人流连忘返。天长山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22100个,被誉为“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这里,湖光山色美不胜收。7栋欧式连体木制别墅群依山傍水而建,洋葱头尖顶的城堡式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尽显俄罗斯风情。</p> <p class="ql-block">山域东侧现存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陈列馆,建筑面积3579.08平方米,展示1928年中共代表经绥芬河往返莫斯科的历史。该馆与莫斯科六大纪念馆形成跨国联动,2024年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绥芬河日本领事馆旧址,也被称为“人头楼”,建于1914年,最初是俄罗斯茶叶商人契斯恰科夫的“赤查果夫茶庄”,1922年被日本购买后作为领事馆使用。它最具特色的是三四层外檐下的西洋人头浮雕,这些浮雕曾在特殊时期被破坏,后经修复还原。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绥芬河中东铁路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当地近代以来的历史变迁与中外文化交融。</p> 车拍绥芬河夜景 <p class="ql-block">绥芬河的协达亚·尼古拉东正教堂(也称为圣·尼古拉教堂)。</p><p class="ql-block"> 它始建于1913年,是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建筑,具有鲜明的俄式风格,金色穹顶与黄色主体建筑搭配,极具辨识度。该教堂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绥芬河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1999年被列为黑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变迁与中俄文化交融。</p> <p class="ql-block">绥芬河中东铁路记忆馆位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站前路38号,原中东铁路绥芬河火车站旧址,是一座以展示中东铁路历史为主题的专题纪念馆,2019年5月18日正式开放,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龙江省研学旅游基地,免费向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该馆建筑始建于1899年,1903年作为中东铁路东部端点站(绥芬河站)投入使用,2015年停用后改建为纪念馆。中东铁路全长2489.2公里,是连接中俄的交通枢纽,绥芬河因此得名“旗镇”。‌‌</p><p class="ql-block">俄式风格,全木结构屋顶与黑色地砖保存完好,占地1200-1342平方米。‌‌很遗憾由于时间太晚已闭馆。</p> <p class="ql-block">绥芬河“大白楼”是位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的俄式建筑,始建于1903年,原为中东铁路附属建筑,后作为铁路职工宿舍使用。1920年代起,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联系的红色秘密交通线重要节点,见证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共组织发展历程。 ‌</p> <p class="ql-block">大白楼最初是中东铁路的铁路公寓,1919年共产国际在中国设立秘密交通站,中共二大后,绥芬河地下交通站成为连接苏联与中国的关键通道。李大钊、周恩来、罗章龙等早期革命家曾在此停留或居住,例如1924年李大钊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五大后经此返回国内,1928年周恩来赴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时也在此短暂停留。 ‌</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2011年拍的绥芬河老火车站,现为中东铁路记忆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今年拍的绥芬河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感谢凤清教授特别是小美女李海媛热情款待与开车陪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