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领航教学改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 年 10 月24日上午,一场聚焦"新课标下的大单元教学"的专题讲座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特邀蓝海峰专家担任主讲,为来自各学校的信息科技教育工作者带来前沿教学理念与实践指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大单元教学作为新课标倡导的核心教学模式,正成为打破传统碎片化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上午的讲座聚焦大单元教学设计,从理论框架到实践案例,为我们一线教师教师带来了极具价值的教学指引。</p> 一、大单元教学的核心——从“知识零散”到 “素养聚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蓝老师围绕新课标带来的教学变化展开,特别是物联网等新知识的引入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影响。七年级教学挑战相对较小,但八年级引入物联网知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讨论了大单元教学设计是否基于新课标,以及如何符合新课标要求,共同探讨教学中最常遇到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蓝海峰老师以“华为手环”为例,讨论了手环在教育中的应用,强调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结合的必要性。通过手环监测运动数据,学生能更直观理解其功能,而非仅限于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实际操作如跑步时佩戴手环,记录心率、消耗热量等数据,使学习效果更佳,体现了科技产品在教育中的实践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传统信息技术教育向信息科技教育的转变,蓝老师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计算思维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主动思考与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而非单纯的技术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提出教育应聚焦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引导学生灵活应用知识,适应新科技带来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蓝老师与大家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工作或学习中的问题,应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尤其是AI,进行有效学习与问题解决。强调了数字化学习创新和计算思维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以及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学设计方面,蓝老师深入探讨了大单元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的差异,强调了大单元教学中单元模板的重要性,包括课时组合、主题名称、核心概念等内容。指出在设计单元学习目标时,需基于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核心素养导向,确保目标的可测性与实施效果。同时,教师需先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以有效培养学生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素养。学习活动设计应紧密围绕学习目标,注重学生的活动与体验,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与实践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务单在教学设计中具有关键作用,需要明确目标、分解操作流程、提供学习支架的重要性,以减轻学生认知负荷,提升学习效率。通过案例分析,指出任务单应清晰指示做什么、如何做,并提供资源支持,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蓝老师与大家着重讨论了项目式学习在教育中的应用,强调了它对培养核心素养、实施跨学科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以及利用任务单的重要性。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科技手段,如AR语音课程和AI技术,他指出这些措施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此外,他强调评价体系的改革,提倡基于过程的评价和多元评价方式,旨在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他还指出,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引导者和支持者,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引领学生在科技和文化的融合中探索与创新,共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核心能力的全面发展。</p> 二、互动研讨碰撞出思维火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 ,专题讲座的理论盛宴延伸为实践探索,各学科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研讨活动。围绕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计划与教学设计" 主题,老师们开启了沉浸式的教学方案共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头脑风暴与方案打磨,各小组完成了单元教学框架设计。在成果分享环节,各团队代表针对每组方案的素养目标达成度、评价设计科学性等维度给予精准反馈。"要注意单元内各课时的逻辑递进"" 评价任务需与素养目标直接对应 " 等专业建议,让老师们受益匪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