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启迪世人

Richard Yao

<p class="ql-block">94岁离世时,这位“上海滩最后一位名媛”,终于和家人团聚了... </p><p class="ql-block">提到民国名媛,你可能先想到锦衣玉食、宴会不断的日子。但郑念的人生,却把“优雅”和“硬气” 拧成了一股绳--从4次登报的富家小姐,到坐牢7 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孤女,她到死都没丢过半点体面。 </p><p class="ql-block">1915年生的郑念,原名叫姚念媛,家里爷爷和爸爸都是大官,妥妥的“顶配千金”。中学时就长得明艳,4次登上《北洋画报》封面,身边追她的人能排半条街。 </p><p class="ql-block">可她偏不恋这些热闹。别人忙着赴宴跳舞,她倒好,一头扎进书堆里:先读南开中学,再考燕京大学,后来还一个人拎着行李去英国留学--那时候能独自出国的姑娘,可比现在少见多了。 在英国,她遇上了正在读博的郑康琪。俩年轻人聊得来,很快就好上了,在异国他乡互相打气,一起拼学业。毕业后,老公回外交部上班,她也揣着经济学硕士学位跟着回国,没多久就结了婚。 </p><p class="ql-block">1937年,老公被派去澳大利亚,她跟着去赴任,还在那儿生下了女儿。建国后,一家人终于回了国, 老公接着做外交工作,她当全职太太,日子过得安稳又富足--谁看了都得说一句“人生赢家”。 可好日子没撑几年,1957年,老公突然得癌症走了。家里的天一下就塌了,郑念没哭多久,就捡起了老公之前管的“壳牌石油上海办事处”,自己当起了总经理。 </p><p class="ql-block">谁知道,更大的坎还在后面。动荡年代来了,她被抄了家,直接扔进了监狱,一蹲就是7年。里面又打又骂,精神肉体都受折磨,她也崩溃过、绝望过,但骨子里的那股劲没断一-再难,也没放弃过活着的念头。 </p><p class="ql-block">1973年,快60岁的她终于被无罪释放。可刚走出监狱,就听到了最残忍的消息:她唯一的女儿,早就没了... </p><p class="ql-block">这次她是真的撑不住了,躲起来哭了好久。但没几天,她又站了起来--到处跑、到处说,硬是把自己和女儿的冤屈都洗清了。 </p><p class="ql-block">后来,她一个人去了美国,在异国他乡重新开始。 1987年,她写了本《上海生死劫》,用特别平静的语气讲自己的经历,没卖惨、没抱怨,却一下子火了--好多人读了才知道,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到底扛过了多少苦。 </p><p class="ql-block">1988年,她专程把老公和女儿的骨灰,撒进了太平洋。那时候她就说:“等我走了,也要去那儿,咱们一家三口再也不分开。” </p><p class="ql-block">2009年,94岁的郑念在家洗澡,不小心被烫伤了。但意料不到的是,伤口感染竟没能治好,她就这么平静地走了。 </p><p class="ql-block">按她的遗愿,她的骨灰也撒进了太平洋一-这一次,在茫茫大海里,他们一家三口,终于再也不用分开了。(图文资料源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