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天道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照唐德刚先生的看法,西安事变是历史上偶然发生的一件小事,但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则这个偶然之中包含着必然。就当时的历史条件看,种种历史史料完全可以证明蒋介石已横下一条心执行其既定之“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红军必斩草除根而后罢休,对日本侵略者,打起了太极拳(倒并非一定认为蒋准备实行“亲日卖国”),但是蒋的态度、政策,显然明证其是从政治角度考虑的,而不是由民族大义(即直面当时之国土沦丧、生民涂炭)之角度考虑的,已远背“三民主义”之真谛。二是全国各阶层之抗战呼声以至沸腾,子民已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此情景之下,再加东北沦陷给张学良造成的心灵打击(包括背着不抵抗将军黑锅所造成的压力),又加屡劝蒋抗战而蒋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所形成的内心愤怒,这才酿成西安事变。从这样背景来考察,事变显然有其必然性。当然这个“必然”并非仅指事变本身,而亦包涵了蒋在“国势”多种情形压迫下所应做出奋起抗战之历史选择。</p><p class="ql-block">张学良举事为“激于义愤”,义是为民众国家民族大义,愤乃对国人指脊詈骂。日寇蹂躏家乡、政府军队一退再退之愤,当然也包括对蒋攮外安内之愤。其举果缺少政客式的考虑。唐先生对此分析大致是确论。但西安事变之效应既然使中外震惊,则说明张、杨其举也非草莽之行。脑子一热所为之,绝是周密策划、权衡再四而后之抉择。置己生死于度外,置蒋绝地而逼其回枪抗日已矣。</p><p class="ql-block">拉纳˙米特在其名著《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一书中分析西安事变中张学良的内心世界时说:“张学良的动机、可能更为直接了当:蒋介石很可能会剥夺他的兵权。”(《中国,被遗忘的盟友》P61) 就当时张、杨之兵已为蒋处处所控之事实看,米特之说应为“义愤”之外的又一原因。</p><p class="ql-block">至于西安事变的后果、意义,我们不采国共双方在政治历史教科书及类似的论著中的说法,只就直接后果看,事变确实首先叫停了“安内”之战,共产党红军死里又一次逃生,所谓的“国共合作”部分实质性的行成,全民全面抗战拉开了序幕。那么,不从政治角度看这一问题,从天道、人道而言,是先“安内”呢还是“攘外”呢?除了个别的如胡适之辈(他的不战之说和蒋之不战本质上并不相同)外,国人都选择先攮外;从历史观社会观民族观看,是抗击日寇救民于水火呢,还是为了民国政权之无后患而铲共呢?自应选择前者。当然,已构成历史的即为历史的选择,天道、人道在其中矣。</p><p class="ql-block">唐先生说西安事变的另一个后果,是把“抗日战争提前了”,又说“它在1937年7月7日开打,却是西安事变的直接后果”。应该说的更准确些,西安事变不是“提前”了什么,而是“促成全国全面抗战”。蒋是当时中华民族的族长,又是官军之司令官,官军正式参战认真开打,才算全面抗战,西安事变之前,所谓“抗战爆发”就不能称“全面”。</p><p class="ql-block">后果、意义方面,拉纳˙米特说:“当时中国的各方政治势力中,没有谁能从蒋介石的被害或下台中获益。”(《中国,被遗忘的盟友》P67)其实呢,也非仅是“中国的各方政治势力”。这正好如《三国演义》中华容道释曹操,只是内涵意义更丰富而深刻,包括政治的、社会的、军事的及国际的诸多意义。</p><p class="ql-block">进一步言,西安事变改写了中国历史,也部分地改写了世界历史。此事件,可说天道应然,人道应然,但最不愿意的人当为蒋公,否则也不会杀害杨虎城,终身囚禁张学良。蒋公对此事及个中人怀恨终身,除证明其人文境界低、政治胸怀窄、格局小之外,还有就是违人道、反天道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