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日记(十二) 2018年8月11日 早餐后,乘车前往波兰朝圣圣地~琴斯托瓦。 琴斯托霍瓦是波兰南部西里西亚省的一座城市,坐落于瓦尔塔河畔。光明山修道院因藏有神圣的黑圣母玛利亚画像而成为朝圣中心。 教徒来自世界各地 修道院是波兰最著名的圣母院,黑圣母玛利亚的画像相传是圣路加所绘制,是波兰民族救亡的象征,每年有20多万教徒从不同的国家千里迢迢来这里朝圣。 黑圣母脸上有两道抹不掉的伤痕。相传在1430年,一位异端司祭及众狂徒洗劫教堂珠宝和母与子衣冠上面珠宝,而马匹拒绝前行时,狂徒把圣像扔下马车,继而拔出利剑向圣像连砍两刀,当凶手举刀试图砍第三刀时,突然全身瘫痪,立即暴毙身亡,其他人吓得纷纷逃之夭夭,而圣母的脸上却永远留下了两道刀痕。画家虽多次修复,然圣母脸上伤疤还是奇特显露,因而被赋予神奇的力量。 教堂内人山人海,到处都是虔诚的教徒,外面的很难挤进来。 教堂钟楼高106米,钟楼的第二层为四个时钟,每十五分钟就会奏出优美的赞颂圣母玛利亚的音乐。 短衫、短裤、短裙视为对天主不敬,所以禁止进入。 保禄二世教皇塑像。保禄身为波兰人,他一生虔诚礼敬圣母,被誉为圣母的爱儿。1991年,他在琴斯托霍瓦隆重举行第六届世界青年节,有三十五万青年人出席了这一盛会。 下午乘车抵达波兰华沙。 8月12日 华沙是波兰共和国首都,历史名城,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被誉为"绿色首都"。城市人口170余万,面积512平方公里。在一战二战时期曾被占领,著名的华沙公约就是在此签订。1945年二战后重建,现依然保持着老城和新城的布局。 华沙大学成立于1816年,是世界级著名研究型大学,欧洲顶尖高等学府也是波兰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坐落在克拉科夫郊区街圣十字教堂对面。 这是华沙大学的正门,中间是一个象征波兰的黄金老鹰,也是华沙大学的校徽。 哥白尼的塑像,这位帅哥沾沾光,估计很快也会成为举世瞩目的伟大科学家。 塑像后面是斯塔西茨宫,现在是波兰科学院。斯塔西茨宫始建于1620年,俄罗斯统治华沙时曾改建拜占庭风格,德国攻占波兰时被毁,1946年重建。 圣十字教堂门口的耶稣背负着十字架塑像。 圣十字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是华沙最著名的巴洛克风格建筑教堂。兴建于1682年。 走进教堂,恰巧有虔诚的教徒在祈祷。在管风琴那音量宏大、音色庄重、气势磅礴的音乐声中,大家在牧师的带领下默默祈祷。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我,心灵在体会,在寻找,在碰撞,在安放。 教堂中央一根立柱悬挂着肖邦的头像,立柱是空心的,里面保存着肖邦的心脏。1850年肖邦在巴黎逝世一周年后,由他的妹妹将心脏放在一罐白兰地酒里,偷偷藏在裙子里避开俄罗斯边检带回华沙,保存在圣十字教堂。这也是波兰的传统——人死如果遗体不能安葬在家乡,心脏也要回到家乡。 世所公认,“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是对肖邦最中肯的评价。 路边看似平常的凳子,其实是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而设置的音乐凳,选择按钮键,肖邦的经典作品就会随之响起。 萨克森公园,因园中的旧王宫萨克森宫而得名,作为波兰参谋部的宫殿在二战中被毁。 无名烈士墓建于1925年,二战期间遭到毁坏。如今无名烈士墓是在废墟上整饰而成。大理石镌刻着波兰军队曾经战斗过的地点与日期,墓中存放着从波兰烈士们牺牲的战场上收集的泥土。 波兰总统府,前面是约泽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雕像。这里曾经是拿破仑的司令部,现在是总统官邸。 华沙起义纪念碑是一组立体的雕塑,背景是一排方柱,主题为几组黑色和深褐色的当年起义者的铜雕。起义者的身后是倾倒的方柱和楼板。意思是波兰国家大厦将倾倒,起义者力图支撑起这一巨大的灾难。 克拉辛斯基宫位于华沙大学的正对面,圣十字教堂旁边,现今作为华沙大学美术学院使用。 波兰军人教堂始建于1701年,后被俄罗斯改为东正教堂,二战期间被德军摧毁,1946年重建,波兰共产党政权倒台后,重新成为主教座堂。 巴尔巴坎城堡 小士兵雕塑。传说他是“最小的哨兵”,当年战火纷飞时,他总偷偷跟着巡逻队,用木枪模仿士兵站岗。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份勇气,就把他永远定格成了砖墙上的小英雄。 美人鱼雕像是华沙的地标,高2.5米。传说战胜维斯瓦河中的水怪。 华沙老城的中心广场,18世纪前一直是城市集市的中心,如今广场周围是餐馆、礼品店、咖啡馆。 在华沙老城广场步行到弗雷塔街16号,参观居里夫人故居。这是一幢外观朴素的三层小楼。门口旁镶嵌着青铜牌,上面镌刻着:“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博物馆”。 旁边墙壁还镶嵌着一块石板:“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于1867年11月7日诞生于此,于1898年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一句简洁朴素的语言,道出居里夫人的卓越贡献。 进入厅门,狭小的走廊张贴着居里夫人的生平介绍。 楼上陈列着居里夫人的一些影像和资料。 1903年,凭借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居里夫妇和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居里夫人因发现元素钋和镭而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两度获颁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华沙城堡广场又名王宫广场。 广场南端有一根花岗岩石圆柱,齐格蒙特三世纪念柱,建于1643年。 柱顶端是齐格蒙特三世的青铜像,他右手握佩剑,左手高举十字架,显示他惩治邪恶的勇气。1596年是他决定定都华沙的。圆柱是华沙较古老的纪念碑,也是华沙的象征之一。 这座粉红色墙面的是文艺复兴晚期叫格雷斯圣殿教堂又称耶稣会教堂,始建于1609年,教堂大门非常特别,被人们称为“天使之门”,如果把两扇门关起来,就能清楚看到带着翅膀的天使。 皇宫城堡是一座皇宫,门口就是城堡广场。目前皇家城堡被列为国家历史古迹,开辟为国家博物馆。 华灯初上,夜色更显得华沙的美丽,如同一颗颗明珠镶嵌在黑夜中。 华沙,一座差点在地图上消失的城市。公元10世纪的皮亚斯特王朝,梅什科一世建立的波兰第一王朝是当时欧洲强国。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被德国攻占,小胡子希特勒下令将华沙夷为平地,全城85%以上建筑被毁,到处是残垣断壁,一片焦土。 所幸的是,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及时将华沙的主要街区、重要建筑物都做了测绘记录,并妥善保存下来,使得这座差点从地图消失的城市奇迹般涅槃重生。 重建后的古城作为特例于198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世界遗产一般是拒绝列入重建的东西的。 经过重建后的王宫还是保留了原来的样子。 王宫城堡建于13世纪末玛佐夫舍公国,也叫华沙城堡。属于哥特式“大庭院”,原是防御性五边形土木结构,后改为石结构,是玛佐夫舍大公的府邸。 华沙游览时间虽短,但也能深深感受到他的魅力四射,既有扣人心弦的历史,又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还有令人陶醉的自然景观。假如时间再多一些,我相信他继续吸引我去探索和体会。 部分资料源于网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