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纪念运十首飞45周年,涡扇-8发动机首飞43周年<br> 今年是中国大飞机项目立项55周年(1970年)、中国第一架大飞机运十飞机首飞45周年(1980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能不怀念55年前那火热的年代,45年前那辉煌的日子。 1970年8月,在毛泽东主席决策和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推动下,中央批复了上海市研制大型旅客机的文件(实际研制目标不同于普通的客机,而是中央最高领导出访的长航程专机,需要保证高度安全性)。中国708工程开始启动,三机部安排了“史上最强大的工程领导组合”——我国航空工业早期开创者、原沈飞第一任厂长,中国试飞院第一任院长熊焰被任命为708工程总指挥,我国第一架大型机体轰六改型负责人马凤山被任命为总设计师。由于是专门为保证周恩来总理出国安全(此前发生了“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案)所使用的、我国自己研制的大型客机,(可谓之中国的“空军一号”),叶剑英副主席和三机部领导指示要求确保质量,要做到万无一失。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自主研制大飞机,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没有技术储备,没有资料,没有成熟队伍,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中国大飞机项目就这样以“大无畏的革命创新”精神启动了。与运十项目同时启动的,还有与运十飞机匹配的915发动机(涡扇-8发动机)项目。经过数千名工人、工程师、技师、设计师和管理干部们上下齐心协力的十年之功,运十大型客机于1980年9月26日在上海市宝山区大场机场成功首飞了。配套的915发动机(涡扇-8)在经过了1000小时地面长试车以后,于1982年4月成功首飞。至此,中国已经具有独立自主研制大型喷气式客机及大推力喷气发动机的能力。将中国航空工业的水平推向一个空前的新高度。1984年元月31日,运十成功首飞西藏,并且满载救援物资往返7次雪域高原。这一个个辉煌战果过去四十多年了,今天,由运十老前辈及后代,东北老航校后代,延安俄文学校后代们发起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功绩。(需要说明的是运十工程总指挥熊焰曾经任延安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三队的教员,东北老航校机械科科长,修理厂厂长)2025年9月5日,东北老航校后代在北京举行了一场纪念活动,9月14日运十前辈和后代又在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举行了一场纪念活动,10月23日延安俄文学校后代在北京朝阳区举行了一场纪念活动。前后共计100多人,运十工程的人员及后代、家属就有60多人,东北老航校后代,延安俄文学校后代及各方面航空人员也有40多人。最令人欣慰的是,这次活动第一次请到了上海航空发动机厂的代表。与会人员谈起当年的运十精神和研制历史,无不激动不已。谈起今天运十的弟弟C919已经开飞国内,国际的航线,更加兴奋。9月15日,运十工程的后代和东北老航校后代们一起参观了中国商飞的生产线和上海飞机设计院,一起瞻仰了高大雄壮的运十飞机和C919飞机生产线,还集体拜谒了运十飞机总设计师马凤山的塑像。<br> 熊晓虹 </h3> <h3>2025年9月5日北京</h3> <h3>2025年9月1 4日上海</h3> <h3>马凤山女儿与运十人员</h3> <h3>上海航发厂代表与熊焰子女</h3> <h3>2025年9月15日参观商飞</h3> <h3>只用了五亿三千万元人民币,100%中国制造的运十,今日风采依旧。</h3> <h3>运十飞机总装车间</h3> <h3>商飞大门前</h3> <h3>在上飞院马凤山总设计师塑像前</h3> <h3>商飞的工作餐</h3> <h3>参加聚会的运十前辈们精神矍铄,兴致勃勃!</h3> <h3>运十副总设计师王维翰发言</h3> <h3>2025年10月23日北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