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24日,阳光正好,我和家长、同学们一起走进熟悉的校园,开启了一场特别的旅程。教学楼前的风轻轻拂过,仿佛在低语:“今天不一样。”横幅上写着“宪启新程,法润童年”,像一扇悄然打开的门,带我们走进一场关于宪法的启蒙课。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参观,而是一次在童心里种下法治种子的温柔唤醒。</p>  <p class="ql-block">天空湛蓝,几缕白云悠然飘过,教学楼的红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我站在一幅宣传画前,看着卡通人物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认真阅读的模样,忽然觉得那本红皮书不再遥远。原来,从2014年起,每年的12月4日被定为国家宪法日,而法律,就像头顶的阳光,无声地照耀着我们的每一天。义务教育法保障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能坐在教室里读书,这看似平常的一切,其实都源于宪法的守护。那一刻,我明白了: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温暖的承诺。</p>  <p class="ql-block">走进教室,阳光斜斜地洒在课桌上,像铺了一层金粉。电子屏上滚动着“国家宪法日介绍”的字样,老师站在讲台前,轻声讲解着宪法的意义。我望着屏幕上那棵用树根比喻宪法的插画——原来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根基,就像大树的根,默默支撑着整片森林。黑板旁的小红旗轻轻摆动,墙上的标语“善是精神世界的阳光”在光线下格外清晰。我忽然意识到,每天能安心上学,不是理所当然,而是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这份权利,值得被记住,更值得被珍惜。</p>  <p class="ql-block">教室里,同学们穿着黄灰相间的校服,有的托着腮帮子听讲,有的低头记笔记,还有的小声讨论着刚学到的知识。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照在一张张专注的小脸上。我听见同桌轻声说:“原来宪法还管我们能不能上学啊?”语气里带着惊讶,也带着一丝自豪。是啊,我们习以为常的课堂,背后竟有如此厚重的法律支撑。这份认知,像一缕光,悄悄照进了我们懵懂的心。</p>  <p class="ql-block">我环顾四周,教室整洁明亮,黑板上写着“善是精神世界的阳光”,字迹工整,像老师温柔的叮嘱。同学们安静地听着,眼神里多了一份认真。我忽然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像是一次成长的仪式。我们开始懂得,法律不只是大人的事,它也守护着我们的书包、课桌和笑声。原来,童年里的每一份安稳,都有宪法在默默站岗。</p>  <p class="ql-block">老师站在讲台前,手里拿着资料,声音温和却坚定。她指着屏幕上的卡通形象,告诉我们宪法如何规定了我们的受教育权、人身安全和基本自由。我看着她微微扬起的手势,仿佛在描绘一幅看不见的蓝图——那是我们未来的模样,被法律温柔包裹着。教室里很安静,只有窗外的风轻轻翻动窗帘,像在为这一刻鼓掌。</p>  <p class="ql-block">屏幕上“国家宪法日介绍”几个字格外醒目,背景是一所熟悉的学校建筑,就像我们每天走进的这栋楼。老师说,宪法就像一张看不见的网,保护着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这些正在长大的孩子。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校服,忽然觉得它不再只是一件衣服,而是一种被法律承认的身份——一个有权利、也有责任的小公民。</p>  <p class="ql-block">电子屏上显示着“01 国家宪法日介绍”,红色建筑的图案让我想起天安门,也想起课本里那些关于国家的故事。老师拿着教鞭,指着屏幕上的内容,语气温和却有力。我们静静地听着,像在聆听一段关于成长的秘密。那一刻,教室不再只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它成了我们与国家、与法律第一次真正对话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她站在讲台前,手里拿着讲稿,投影上的图文一页页翻过,黑板上也写满了重点。我们穿着统一的黄校服,像一片小小的向日葵,齐刷刷地望着前方。墙上的红色衣物随风轻摆,像一面无声的旗帜。我忽然觉得,这场法治课,不只是告诉我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更是在告诉我们:你们很重要,你们的权利,值得被认真对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