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第三期患教会——高血压患者健康科普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三科

<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10月24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循环内三科患教会大厅</p><p class="ql-block">主讲人:李艳萍</p> <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寒露渐至,正是关注健康的关键时节。今天,我们聚焦一个悄然威胁数亿人生命的“沉默杀手”——高血压。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突破3亿,相当于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中招,但更令人揪心的是,近半数患者浑然不知自己已身处风险之中。</p><p class="ql-block"> 高血压的可怕,在于它的“隐匿性”。它不像感冒会咳嗽发烧,也不似外伤会疼痛流血,而是像高压水枪般长期冲击血管壁,导致动脉硬化、心脏肥大,甚至引发心梗、脑卒中等致命后果。</p><p class="ql-block"> 高血压早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熬夜刷手机、点外卖、久坐不动,腰围超标、体检单上的红色箭头,都在无声预警。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出警示:中国人日均盐摄入量高达9克,远超推荐的5克,而盐与高血压的关系,就像“火上浇油”。</p><p class="ql-block"> 但高血压并非不可战胜!芬兰通过全民减盐行动,20年让患病率下降一半;日本“减盐运动”使脑卒中死亡率降低80%。这些成功案例告诉我们:改变,永远不晚。</p><p class="ql-block"> 10月是全国高血压日,让我们从今天起,做到“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压力,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记住,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一切归零。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让高血压不再成为幸福的绊脚石! </p> <p class="ql-block">  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危险因素有哪些?</p><p class="ql-block"> 高血压的分类、诊断标准;</p><p class="ql-block"> 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及误区;</p><p class="ql-block"> 高血压的治疗及健康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循环内三科李艳萍副主任医师今日下午在患教大厅为患者详细讲解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初期并没有症状,或偶尔在测量血压时发现血压升高,一般高血压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胀痛、失眠、健忘、多梦、耳鸣、易激动、心悸等。当高血压患者有夜尿增多时,则提示病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肾功能开始有改变了。</p> <p class="ql-block">  高血压对人体的各个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影响,如引起脑血管病变、肾衰竭、冠心病等。在日常生活中如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时,可能是高血压症状的体现,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以防高血压引起的不良后果。</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高血压的分类和诊断标准</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降压药的调整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随意的根据自己的症状来选择降压药,随意使用、选择降压药,会导致各种意外的发生,所以不能随意的使用。</p><p class="ql-block"> 建议患者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听从医生的医嘱,合理选择药物的种类、剂量、用药时间等。</p> <p class="ql-block">科学监测,平稳降压,长期达标</p><p class="ql-block">1.血压达标标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包括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可控制在140/90mmHg 以下。</p><p class="ql-block">2.科学监测血压:鼓励居家进行血压监测,有条件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晨起测量血压应在排尿后、未服用降压药、早饭前,晚间测量应在睡觉前,每次应按规范测量 2~3次。</p><p class="ql-block">3.血压超过130/80mmHg 以上就应密切关注。未使用降压药物且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应尽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并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至标准水平。</p> <p class="ql-block">测血压时的误区解读</p><p class="ql-block">01不同人测血压可以用同一种袖带?</p><p class="ql-block">袖带气囊应至少覆盖80%上臂周径,太松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而太紧则会导致结果偏低。袖带的大小应该适合受试者上臂臂围,常规袖带长22~26厘米,宽12厘米,上臂臂围大者(>32厘米)应换用大规格袖带,而臂围小者(<17厘米)应用小规格袖带。</p><p class="ql-block">02血压每次测1次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我们自己测量血压时,通常测1次就结束了,但这其实是不够的。按照规范的测量流程,每次测量血压时应连续测2次,间隔1~2分钟,取2次的平均值,如果2次结果差异>10mmHg,则应该测量第3次,然后取3次的平均值记录。因此,我们在测量前,要先安静休息5分钟,防止2次测量的结果差异过大。</p><p class="ql-block">03量血压只测一只手臂?</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每个人左手和右手的血压不完全一样,首次测量血压时,双上臂的血压都需要测量,以后测量读数较高的一侧。这样除了能明确哪只手血压更高外,也能知道自己的双臂血压差值。</p><p class="ql-block">正常情况下,双臂血压差应在10mmHg以内,如果大于10mmHg就应该提高警惕,可能存在血管狭窄甚至堵塞的情况,或者有其他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应尽快转诊做进一步诊断。</p> <p class="ql-block">预防高血压,从健康生活做起</p><p class="ql-block">1.减盐: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应长期坚持控制盐的摄入。我国居民平均食盐摄入量超过9g/日,显著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5g/日。建议用低钠盐替代部分普通食盐。</p><p class="ql-block">2.减油:摄入过多脂肪,特别是含饱和脂肪酸过高的食物,会增加血胆固醇水平,导致动脉硬化并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日常饮食应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同时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增加全谷物和粗杂粮及膳食纤维摄入等。</p><p class="ql-block">3.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中心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合理控制体重,18岁及以上成年人群体重指数应为18.5-23.9kg/㎡(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并应合理控制腰围,男性&lt;85cm,女性&lt;80cm。</p><p class="ql-block">定期体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管理高血压,从行为改变做起</p><p class="ql-block">1.合理膳食: 坚持健康饮食有助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适量的膳食模式,做到食物多样、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适当、盐不超量。</p><p class="ql-block">2.适量运动:坚持有规律的运动、保持充足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建议以户外及有氧运动为主,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提倡结合多种形式的抗阻(力量)训练并辅以柔韧性训练。</p><p class="ql-block">3.戒烟限酒:吸烟、饮酒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建议吸烟者及早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饮酒。</p><p class="ql-block">4.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等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影响,必要时积极寻求支持和接受心理干预。</p><p class="ql-block"> 高血压患者要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p> <p class="ql-block">  秋季早晚温差大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保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压,预防感冒,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通过以上措施,高血压患者可以很好的保持血压平稳,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希望本期患教会能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有益的指导,让我们一起努力迎接一个健康、快乐的秋天!</p> <p class="ql-block">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循环内三科每周五下午13时在主楼12楼为广大患者朋友讲解,普及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欢迎广大医患共同学习,我们愿成为您最好的家庭医生!</p><p class="ql-block">科室简介</p><p class="ql-block">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循环内三科是医院重点建设学科,是以循环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及患者教育管理为一体的专业性科室,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共有医生6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2名。循环内三科治疗范围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血管常见病及疑难病。科室开展多种介入手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导管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p> <p class="ql-block">贺金龙科室负责人:13766664610</p><p class="ql-block">李智婷副主任:15845309921</p><p class="ql-block">科室电话:0453-659218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