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射击队的回忆

东林

<p class="ql-block">  写这篇文章,是昨天看了朋友寄过来新付梓的《XX回忆录》,粗览一遍颇有感触,书的前言有句话:“年纪愈来愈大了,乘着记忆还可以时,把自己一些觉得有点意义、有点意思的事情,白纸黑字记录下来,免得失忆了一切都晚了。”</p><p class="ql-block"> 这段话不仅启发了我,也让我意识到已经离开职场多年了,每天除了打乒乓球锻炼身体外,仍坚持笔耕不辍。为什么不写一写自己曾经一些有意义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是啊!这前半生军旅二十年,银行二十年,累计四十年,真没有觉得哪段有意义?哪段有意思。思来想去,若不限本职工作以外的经历,自已觉得还真有一段曾经担任射击教练这档子事,可以算是即有意义又有意思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虽然,过去了这么长时间,还经常在脑海里浮现,有些经历就像还在昨天。确实是非常值得回忆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本文作者拍摄于锦州市高炮旅射击场。)</span></p> <p class="ql-block">  一、情缘</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一九九0年五月初,铁道部公安局下发通知,拟定在九月“郑州人民铁路公安警校”举行“文革”后,第一次全国铁路公安系统业务大比武盛会。</p><p class="ql-block"> 当年沈阳铁路公安局领导(李国山)非常重视,迅速组建参赛队伍。此届大比武项目包括:射击(手枪+微冲)、铁人三项、散打搏击、智力竞赛,还另设一项武术表演等四个大项。由此,这支较大的综合竞赛团队,被指定在锦州铁路公安警校集结组训,由当时沈阳铁路公安局教育科长段承勃亲自挂率,并责承锦州警校副校长(栾)全力做好训练生活保障。</p><p class="ql-block"> 我在回忆,当年为什么我能与沈阳铁路公安局有缘?回忆当时有两个原因:一是我所在的部队地处城区北郊,距离市区警校不算远,我部有轻武器射击靶场,与锦州“配水池”(当年辽沈战役防御要塞)毗邻。 故此,实弹射击必须有场地,集团军与铁路公安又是关系单位,上级军训部门就将此项任务派给我们部队。二是当时我所在的集团军1984年组织军事业务大比武竞赛中,其中“参谋业务”和干部手枪射击两项,我均获第一名(获两枚金牌)。一定是军机关和本单位领导对我的信任和认可,加之我的岗位就是作战训练参谋。故此,将铁路公安射击竞赛任务落到我头上,这就该是缘分吧!</p><p class="ql-block"> 我受领任务并与射击队对接后的第二天,段科长将一本大红聘书送到我手里。这年,我有幸成了沈阳铁路公安局特聘射击教练。</p><p class="ql-block"> 当年,射击队训练在高炮旅(三屯)靶场,每天上午和下午射击队由专车接送到靶场,中午回警校午餐。</p><p class="ql-block"> 我们射击队训练强度不大,不像前面两个队,与“铁人三项”队和“散打搏击”队相比,他们的训练强度很大很苦,每当午餐时,总能看到“散打”队员们,不是今天某个队员眼睛被打肿了,就是另一个队员头上贴着胶布,甚至有受伤过重另换队员。同时,还发现“铁人三项”队员一天比一天晒的黝黑发亮。整体集训约二个半月有余,八月下旬全体队员整装赴郑州参赛。</p> <p class="ql-block">  铁道部“郑州人民警察学校”是铁道部直属学校,此次参赛人数约四百余人。三天比赛下来,我们各个项目队发挥正常,该拿的积分都拿了。特别是最后“散打”决赛阶段安排在室内体育馆,各代表队都组织为本队呐喊加油。</p><p class="ql-block"> 我们沈阳队四个级别散打单项都均进入决赛,观众席的东三省的在校生也都为我们助兴加油,有的学员还自制了标语“沈阳沈阳,勇夺桂冠!”最后,散打四个级别均以绝对优势获得了金牌,经过大会“成统”结果:沈阳铁路公安局荣获综合大比武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p><p class="ql-block"> 喜迅很快传回沈阳,当天国山局长发来贺电,并特别指示在管局客运列车加挂卧铺专车一节,让全体队员舒舒服服平安回家。</p><p class="ql-block"> 二天后,当我们的列车缓缓驶入站台,就看到站台上锣鼓喧天,一排排迎接的队伍举着大红花。当列车停稳后,段科长第一个手举金灿灿的奖杯下车,与迎来的领导握手敬礼,后续每名队员一下车,脖子上就被套上花环。</p><p class="ql-block"> 出站后,相继登上大巴车,我们发现当车开出站前广场后,沿途的路两边还有欢迎的警察队伍,一直排在局机关驻地。而后,召开总结表彰颁奖大会,获得金牌的队员均荣立二等功奖章和奖金,提前晋半级工资。沈铁公安局还特别致函我们部队为我请功。由此,我也被荣记三等功一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图为1998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全国公安系统射击竞赛合影。这年李郁涛获女子手枪慢射第一名。)</span></p> <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二年,辽宁省公安厅(前卫体协)每年一次的公安部设置的全国性射击竞赛中,知道了沈铁公安局射击队人才济济,当年下达指示,指定抽调了80%的队员,代表省公安厅射击队,个别从省内择优补上2~3名队员。这一年集训在锦州铁路公安警校(女儿河),射击队在原基础上增补了2~3名新队员。记得其中有一名女选手高x(曾获过市级比赛第一名),因嫌训练条件差,只呆了一天半就不干了。后来被省厅通报批评,并被终生禁止参赛。</p><p class="ql-block"> 从一九九五年开始,省公安厅前卫体协秘书长刘昊干脆就认定沈阳铁路公安局射击队隶属(挂名)省公安厅射击队。之后的逐次大赛中,省去了逐年组队的繁复,一旦公安部系统有比赛任务,就直接“一杆子到底”,落实给沈铁公安局,做到了能够快速反应,自然组队,成绩稳定,放心管理。队徽自然由沈阳改成辽宁。当然,全体队员责任感也大大增强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95年,全国公安射击赛西安赛区比赛秩序册。)</span></p> <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五年,集训地点在锦州铁路公安警校,沈铁公安局“宣教处”戴竞处长亲自掛率,我俩先后研究决定引进了朱艳君(曾为锦州市体校射击教练)和范双乐(曾经沈阳军区射击队速射队员),1996年又引进了冯会(原辽宁省射击队员,曾获1993年全运会男子(中心发火)手枪全国冠军),还有赵云吉(八一队手枪选手,待转业分配)。有了这些曾经专业人选,队伍实力大增(赛后,人事关系均落实到公安系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朱艳君,李郁涛,徐宁在无锡射击场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一九九六年秋,我转业从锦州回到了沈阳,第二次择业选择了建设银行。在上岗前,统一在“沈阳市行政干部管理学院”进行了半年培训。其间我又请了假,全职到射击队执教。 </p><p class="ql-block"> 当年由江苏省呈办比赛,赛场设在无锡。这一年,竞赛成绩不算理想,虽第一天获男子慢射小团体第一,其它各项也均有奖牌进账,但团体总分仅获第三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96年无锡比赛期间,组委会组织游览太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九九六年,作者在无锡比赛中,与曾打破世界手枪记录的李亚敏合影,赵云吉曾与她都在“八一”队员(她转业到北京市公安局)。</span></p> <p class="ql-block">  记得,赛后上海市铁路公安局特别邀请我们辽宁队同行去上海座客,在“东方之珠”塔上设宴,席间东道主三位领导陪同。当时我认为上海人喝酒不厉害,自以为东北人可以,岂知可能当时成绩不算好,加之自已精力体力透支,几杯急酒下肚就醉倒在沙发上,后来黄永刚和赵云吉扶我回到宾馆。这是我喝酒历史上唯一一次醉酒,而且还是在“东方明珠”塔约200米上空……</p><p class="ql-block"> 醉后醒来才知道,这三位局领导均有“北大荒”知青插队经历,酒量均不一般。</p> <p class="ql-block">  二、“PPC”与“三连冠”</p><p class="ql-block"> 辽宁省公安厅射击队于1999年、2000年、2001年连续荣获全国比赛三联冠,奖杯无疑永久性留在了辽宁。</p><p class="ql-block"> 1999年比赛由山西省公安厅承办,比赛地设在太原。这届比赛公安部将首次推行“PPC”国际警察应用射击项目。也是我们第一次获得全国冠军。</p><p class="ql-block"> “PPC”射击(Police Pistol Competition)字面译为:警察手枪战斗射击。这是国际通用的警察手枪实用射击竞赛项目。它是针对警察用枪的特点研究设计,以动态和快速拔枪射击为初衷,设置了八十米距离内分四个地线限时射击完成。“PPC”应用射击竞赛姿态分为:站、跪、坐、卧四种;射击距离分为25米、15米和7米三种;持枪手臂又分为左手(弱手)和右手(强手)两种交换射击;竞赛场地设置有掩体作为隐蔽物体,选手必须利用掩体结合快速移动射击目标,在规定时间快速完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PPC”射击现场,射手利用掩体射击。)</span></p> <p class="ql-block"> “PPC”是个全新的项目,给每个省参赛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投资建设符合比赛与其相适应的训练场地。</p><p class="ql-block"> 这一点我们没有做到,当时省公安厅专用射击训练基地还没有建成,只能在现有的条件基础上,因地制宜,找关系,想办法;在沈阳地界内能实弹射击的靶场,我们几乎都有跑遍了(如:沈阳军区射击场(沙河子)、辽宁陆上训练基地靶场、中国刑警学院地下靶场、预备役师地下靶场),应该说,直到比赛前,我们没能较为系统的训练。 </p><p class="ql-block"> 但全队上下突出一个"快字当头,力求精准”的原则,在优先保证射击速度,再提升精度的基础上,克服困难,苦练巧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一举夺得团体第一名。</p><p class="ql-block"> 记得成绩公布后,我们第一时间报告了省厅及铁路公安局领导,上级领导又一次安排加掛一节卧席车厢专门迎接。在由太原返沈的列车上,因开窗通风,哪知道这条中国最繁忙的运煤大动脉,空气中充盈着细小的煤灰,肆无忌惮的飞进车厢。一天一夜的行程,大家发现每一个人都像刚从矿井出来的准矿工,本来家里安排的欢迎仪式,由于出现突发(黑脸)事件,领队在女队员的强烈意见下,也考虑到整体形象,与家里领导汇报,临时取消了站台欢迎仪式。到达沈阳站后,机关派车直接将大家送至洗浴中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00年在湖北襄樊,辽宁队第二次获全国公安系统射击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span></p> <p class="ql-block">  2000年比赛地点在湖北省襄樊警校。记得有了上一年冠军成绩,这一年,省厅一把领导还专门两次为我们设宴践行,意在鼓舞我们卫冕。</p><p class="ql-block"> 湖北省作为东道主竟然报名3组队伍参赛,拟靠数量势在必得,表现出对冠军的积极和渴望。我们队训练时间不到一个月,也没有专用“PPC”靶场训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年,我们提前了三天进驻襄樊,本意期待能适应一下比赛场地,没料到主办方以赛前封场为由,拒绝各队赛前训练(东道主队一直在比赛场地训练)。大家只能在宾馆进行空枪预习训练。这届比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拼搏基础上,又一次荣获团体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  2001年比赛由咱们辽宁省承办,比赛地点选在大连陆军学院(金州区)。这届比赛,我们上上下下,心里都有一个共同愿望,一定要把冠军永久的留在辽宁。</p><p class="ql-block"> “大连陆院”全力投入保障,射击教研室主任陈德君是我的好哥们,在赛前训练阶段提供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帮助。经过两天的激战,全体队员齐心协力,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终于实现了第三次获得团体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01年,在全国公安射击比赛大连赛区荣获第一名,并收获三连冠奖杯。)</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次比赛特别值得自豪的,我队的张爱华,在不分男女的混编个人竞赛中,60发子弹以593环成绩获得个人第一名(仅有7个9环,53个10环),让所有参赛的队员刮目相看,也被视为射击巾帼偶像。</p><p class="ql-block"> 此届是香港回归后,香港警署第一次应邀参加了比赛(他们的比赛用枪都是非常精美的左轮手枪,枪身较长,子弹为九毫米口径,威力大,弹孔面积大,记环有优势),他们的领队还特别来到了我们驻地,找到张爱华本人,恭贺并赠送了香港射击总会俱乐部特别标志徽章(限量版)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香港射击队领队,赠送给张爱华“香港射击俱乐部监制的会徽腰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张爱华在近20年的参赛中,曾荣获过:四次二等功,八次三等功奖章及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张爱华的事迹曾在中央2台专题播出,以上图片为视频截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02年辽宁省公安厅射击比赛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三、走出国门</p><p class="ql-block"> 2004年,鉴于我们辽宁队有了三连冠的成绩,国家公安部前卫体协与我们辽宁沟通并提议:希望辽宁代表国家参加:“2004年第一届国际警察狙击步枪锦标赛”,当时辽宁前卫体协秘书长刘昊与领导沟通后,第二天回复,辽宁可以组队参加此项比赛。</p><p class="ql-block"> 2004年,五月下旬,比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警察总部射击俱乐部举行。我们派出男子选手参加,在国内训练期间使用国产85式狙击步枪,集训时间不足20天。</p><p class="ql-block"> 我们代表队于5月22号上午在北京登机,下午五点降落在匈牙利首都李斯特·费伦茨国际机场‌。这次比赛一共有28个国家报名,分成54个代表队参赛。</p> <p class="ql-block">  落地后,我们很快接触了当地的华人华侨组织,立即把我们当成娘家的亲人,因我们参赛没有自带武器装备,当地的华人会长王德庆为我们跑前跑后,还为我们当翻译、找关系和带路租借枪支(每支枪每天租金100美元)。 </p><p class="ql-block"> 当地华人王会长(在警察俱乐部教少林武术),还为我们引荐了匈牙利警察总署训练局长西蒙,在很短时间内与刘昊领队相处的非常融洽,还特别把我们中国队安排在他们射击俱乐部招待所下榻(其他别的国家都住在公共商务酒店),每天还派专车保障我们比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国际第一届狙击步枪锦标赛”在匈牙利举行。此图为开幕式现场。)</span></p> <p class="ql-block">  比赛科目分为四项:精准基础狙击,典型场地狙击,综合战斗狙击,远距离挑战狙击。</p><p class="ql-block"> 其中有一项是夜间条件下狙击,因为我们没有带防寒衣物,当地的华人代表主动为我们送上了御寒的羽绒服,知道我们吃不习惯西餐,还每天安排到兰州拉面店和四川火锅店犒劳我们,令我们十分感动。</p><p class="ql-block"> 狙击步枪射击不是我们队的主项,训练时间短,自带的翻译只会英语,不懂匈牙利语言,沟通起来非常吃力,以致我们对狙击规则和地线识别有理解不充分或失误的地方,包括租用的枪支非常先进(美国产雷明登-MSR‌700),瞄准镜是日本索尼也十分先进,有六个调节功能,可我们看不懂其中的标尺分划,也不敢调动,只能凭借人工修偏的方法修正弹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图为“基础狙击精度”项目竞赛现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图为“战斗狙击”项目现场竞赛。)</span></p> <p class="ql-block">  三天的境外比拼,竞赛成绩北欧代表队明显靠前,我们获得第十名,美国代表队被我们甩在后面。</p> <p class="ql-block">  四、收获</p><p class="ql-block"> 射击运动最早起源于狩猎和早期军事对峙,系皇室贵族活动。1956年中国射击协会成立,当年举办了全国射击系列教练员培训班及全国性射击竞赛。射击项目不仅比技术精准,更重要的是比心理与智力的优异。射击竞赛其目的:就是检验参赛者熟练掌握武器操作和评估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以推动射击运动和队伍建设,带动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我属于半路出家,凭借着一点点天赋和对射击的热爱,常年订阅《射击与射箭》杂志,肯于专研射击理论及射弹误差结果分析,涉猎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理学知识。在组织训练中注重“官教兵,兵教兵”互帮互学的施教方法,做到训练有计划,阶段有分析,赛后有讲评。全队成绩始终稳定并逐年提升。自己虽没满负荷的随队征战,却一直心系赛场,不忘初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此图为本文作者仍保留早年射击竞赛的每一个队员比赛现场记录。这是朱艳君在手枪50米慢射269环,荣获亚军。)</span></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年走过来,因缘份结识了并肩作战的家族成员名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管理人员:刘昊(省厅前卫体协秘书长)、段承勃(沈阳铁路公安处政委)戴靖(沈阳铁路公安警校校长)、钟棉义(沈阳铁路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陈彬(辽宁省建设银行,本文作者)。</p><p class="ql-block"> 运动员:黄永刚(射手兼教练)、张爱华、马力、李郁涛、朱艳君、徐宁(以上为女队员);王秋伟、张英龙、郑家辉、王学范,赵瑞、卢宏伟、赵云吉、范双乐、郭德龙、冯会。</p><p class="ql-block"> 以上选手在业务能力和思想境界方面均有综合收获。若将以上人员奖杯+立功奖章+荣誉证书累加一起,不是吹嘘,足足能装满满的一大推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此图,黄永刚个人收获的立功奖章:一次二等功,10次三等功。)</span></p> <p class="ql-block">  当下,可以略有感叹的讲:随着这荏人员陆续退休,曾经威振全国,名扬公安系统射击界的一代王朝,将成为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特别要说的是张爱华退休后,被长春射击青少俱乐部聘为手枪教练,仍默默的培养新人。</p><p class="ql-block"> 朱艳君退休后赴新加坡(老公谷教练原辽宁步枪教练,在新加坡国家队执教已经15年。)她现也在新加坡警察俱乐部执教。</p><p class="ql-block"> 这些就是我们射击队的技术与精神,有了衍生和进一步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我在2010年以后,也经常友情出山,帮助辽宁预备役师干部手枪射击训练(预备役胡师长是我同期参谋),期间我还传授机关参谋业务技能授课,所有集训人员在上级考核中均取得了良好成绩。</p><p class="ql-block"> 2015年辽宁省预备役师,在总部军政业务考核验收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事后也强行给我奖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99年第一次获得全国公安射击比赛第一名,在辽宁宾馆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五、后记</p><p class="ql-block"> “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深秋。”</p><p class="ql-block"> 三十五年过去了,大家从青春风华,逐渐步入了退休季。我们这支队伍的骨干力量,却一直能应招参加重大比赛,直到最后退休。</p><p class="ql-block"> 如今,基本上都解甲归田了。其中每一个人收获的不仅是满满的荣誉和奖牌,也不仅仅是经受过射击竞赛的历练,重要的是在这个光荣的集体中,领导和队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p><p class="ql-block"> 有时我经常为梦中的枪声所惊醒,这一定是魂牵梦萦,征战大江南北,斩获无数奖牌,我最喜欢听到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我始终为这个集体自豪,也为自己拥有如此多的战友感到骄傲。我现在经常丢东忘西,但是,我们曾经为之喜爱的射击运动,会永远固化在心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些老哥们儿,每年都有机会聚在一起,三句话离不开过去的射击队轶事,说到开心处,老哥几个频频碰杯。每到此刻,非常思念一同走过的激情燃烧岁月,也非常想念弟弟妹妹们。</p><p class="ql-block"> 我希望在未来岁月中,大家不忘初心,唯有曾经的拼搏精神尚存,我们才能珍惜友情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我还希望,只有品尝过训练痛苦的滋味,才能更加感悟出奉献精神的可贵。</p><p class="ql-block"> 我还希望所有队员,也能时常想起我们这些老大哥。唯有如此,大家都会觉得这一生即有意思,也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此图,作者与射击元老级大咖黄永刚在无锡的合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