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律.八宝山悼念杨振宁先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梁家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5/10/24</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络绎不绝吊唁人,白花佩戴缓行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寒风凛冽哀思忍,背影低头颂仰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巨匠名称黑字写,悲伤队伍大师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是谁显赫得荣耀,诺奖丰赢令敬尊。</b></p> <p class="ql-block">送别杨振宁先生</p><p class="ql-block">10月24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杨振宁先生亲属、生前友好,清华大学全体校领导、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前往送别,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p><p class="ql-block">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p><p class="ql-block">杨振宁先生逝世后,清华大学发布讣告并设立杨振宁先生缅怀室,众多校内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自发前往,追思先生风范,寄托无限哀思。</p> <p class="ql-block">杨振宁先生就葬在老朋友旁边!</p><p class="ql-block">举报道今日9时杨振宁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就葬在老朋友旁边,50年友谊天堂再续</p><p class="ql-block">看到杨振宁先生的告别仪式定在八宝山,还要葬在邓稼先旁边,心里又暖又酸——这哪是简单的合葬,分明是两个老朋友跨越半个世纪的约定,终于要在天堂续上了!</p><p class="ql-block">他俩的交情,从清华园隔墙而居的少年就开始了:一起在西南联大挤漏雨的宿舍看物理书,一起远渡重洋留学,邓稼先缺钱时杨振宁偷偷寄钱,分开后书信从没断过。后来一个隐姓埋名搞原子弹,一个在海外拿诺奖,看似走了不同的路,心里却始终惦记着对方。1971年杨振宁回国第一句就问“原子弹是不是我们自己造的”,邓稼先点头的瞬间,他当场落泪,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也是对老朋友的信任。</p><p class="ql-block">邓稼先走的时候,给杨振宁留了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这话成了杨振宁后半生的念想。他卖掉美国房子回清华,建资料室、搞“攀登计划”,80多岁还给本科生上课,甚至放弃美国国籍重归中国,一辈子都在践行“共同途”的承诺。</p><p class="ql-block">如今两块墓碑要挨在一起了,松柏之下,两个为国家奋斗一生的老人终于能再唠唠嗑。这哪是友情啊,是一代人的坚守与传承,看着就让人忍不住红眼眶——原来最动人的约定,真的能跨越生死,从青葱岁月,走到岁月尽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