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从理塘离开318线,南下亚丁。想去亚丁蓄谋已久。在西藏的时候,曾经想走出滇藏线,再从亚丁回内地。当时,所有关于亚丁的说法就是行路艰难。但是现在,新修的柏油马路,笔直穿行在宽阔的毛垭大草原上,两边山脉都推到极远的天际。草已枯黄,但牦牛和羊群还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以想象夏日牧场美丽和赛马盛会欢乐的情景。 <div><br></div>尽管是午后,阳光依然热辣。车厢被烤得如同火炉,大家一件一件脱衣服。<br><br><div>公路连接景点,带动旅游效应。凡有景点,路边都竖起醒目指示牌。从理塘出来不到20分钟,就看到路边扎嘎神山。我无法预测去亚丁的行程,因此,赶路要紧,未作停留。</div> <div><br></div>进入海子沟,但见乱石堆积,漫山遍野。山上都是光秃秃的。接着是兔儿山。可能是山顶上有两个长石头酷似兔子耳朵支棱着的缘故吧。<br><br><div>路标上说兔儿山海拔4696米。由于已经进入高原地区,让人感觉如同丘陵般缓和。在塔公的高原反应已经过去了。离开高原已经两年多,但对高原反应还是做足了心理和生理准备。而现在,这反应打个忽闪就不见了。如同来了一个大大的喷嚏,张嘴准备着,它却又缩了回去。但没有反应总归不是一件坏的事情。</div> <div><br></div>接下来进入宽阔的高原湿地。路边的观景台基本修好。从公路边抄近道直达观景台约100米。看似不远,但走过去却要三步一歇,气喘如牛,脸色苍白,嘴唇发乌。<br><br><div>从观景台下来,大家都领教了高原的厉害,一起喘了半天,才重新上路。先哥发誓,以后路边就是有天仙也不停车。但走不多远,抵不住诱惑,又停下来,尽管那连东施都不是。</div> <div><br></div>就这样走走停停到稻城。县城边的杨树渐渐被秋风染黄。金黄色树林在秋阳照耀下,有一种高贵的色彩,纯净而迷离。这些就是到稻城的摄影家们首要猎取对象。而我们只在城外加好油,稍事休整,直奔亚丁。 <div><br></div>波瓦山森林葱茏,植被茂密。走到山口,突然下起雪粒子,打在车窗上嘀嘀嗒嗒乱响。一缕阳光打在雪山,现出令人惊艳的画面,却又倏忽而去。阴沉沉的下雪天气,影响着视线和观景的心情。在白塔边畏畏缩缩等了半天,还是忍不住走人。此时的气温与理塘相比,势同冰火。 <div><br></div>从山口过来,就可以俯瞰群山环抱的亚丁村。收割后的土地上,排列着圆圆的禾堆,构成一幅独特画面。这也是亚丁经典场景之一。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将擦黑,到达亚丁。两排相对的木屋坐落在小河边,一排做厨房和饭厅,另一排则是住人。双人间要价120元,房间狭窄,放下两张单人床,就转不开身。院子尽头有间摇摇欲坠的破房子,里面黑黢黢的,什么也看不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渐渐黑了。住宿的人都集中在饭厅。一来无处可去;二来交换信息。都劳累一天了。刚到的也累,已经去过的就更累,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等饭吃。一个藏族小伙子说明天可以带我们抄近路提前进入景区,而且价格便宜。尽管很想赶早出发,但综合各方面信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拒绝了那个纠缠不清的年轻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不住店家极力推荐,先哥点了一只鸡,要价150元。事后证明,他犯了一个低级错误。高海拔地区动厨就得高压锅。那只被化装成土鸡的鸡在高压锅中烹煮了两个小时,仍然撕扯不开。只好就着掺了两次开水仍然咸得进不了口的鸡汤,吃一个硬得像石头的馒头,一抹嘴了事,上床睡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床也是睡不着。掺水的鸡汤喝多了,躺一会儿就胡乱裹着衣物急急跑出来,走到溪边小解。入夜气温陡降,冰冷冰冷的空气,冰冷冰冷的水。哆哆嗦嗦跑进跑出,不堪折腾,遂咬牙道,今后即便渴死,也不多喝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