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地生根,将“家国情怀”融入课堂教学,我校今日开展以大思政视域下的“家国情怀”教育为主题教研活动,全体道法教师齐聚一堂,共探育人新路径。</p> 精心部署 妥善安排 <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6日中心校下发小城子镇中心校“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活动的通知,本次活动包括观摩课堂和精彩点评。</p> 观摩课堂 聆听感悟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刘佳老师以《公民意味着什么》为示范课例,通过“分享国家成就”、“汇报中国贡献”、“分享励志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刘佳老师教学环节严密,语言丰富,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再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中国成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刘老师还注重课堂评价,评价形式多样。</p> <p class="ql-block"> 齐彩玲老师讲授了《中华民族一家亲》一课,通过“中华民族大家庭”、“分享民族交往交融事例”“查找民族分布特点”等趣味环节,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课堂上,孩子们手写祖国建设我来做心愿卡,讲述三千孤儿入内蒙、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在互动中深刻理解“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内涵。</p> 精彩点评 共同交流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听课结束后,与会老师对两节展示课进行了真诚而精彩的点评,思如风发,言如泉涌,大家的交流中投射着一种智慧,一种魅力,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对于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李宏秀校长点评道,思政课堂要善于运用跨学科教学,紧扣学生特点,把家国情怀体现的更直接,培根铸魂,立德树人。黄翠莲主任总结了两位老师的教学活动,学习中有大量资料支撑,依据主题设置一系列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行动中。</p><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让家国情怀不再是口号,而是可触摸、可实践的教学内容。老师们纷纷表示,将把研讨成果融入后续教学,让《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成为涵养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主阵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