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冠苍穹

水易

<p class="ql-block"> 覆冠苍穹</p><p class="ql-block"> ——隋炀帝陵遗址公园访四</p><p class="ql-block"> 水易</p><p class="ql-block"> 2025.10.12</p><p class="ql-block"> 当年,蜀冈之上发现一座疑似隋炀帝墓的“传言”,让我充满好奇。在这年秋天的时候,偕好友老张自访了这处充满神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12年前,古城人谁也不会想到,扬州北乡槐泗镇有一座经清大学士阮元考证并重修的“隋炀帝陵”,距其仅几公里之遥的蜀冈西峰还会有“陵炀帝”真“陵”面世。因此,当年蜀冈之上皆楼盘,处处是工地。“隋炀帝”疑似墓正是在一片林立楼盘和隆隆机声中被“唤”醒的。所幸墓中出土一碑,“炀帝杨广”无可辨驳地确认了其“陵”位,并获得“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地位,“陵”与“园”才得以正统而庄重面世。</p><p class="ql-block"> 处于遗址公园中心位置的帝陵遗址,覆冠之下,帝陵之门,门楣与门庭均为混凝土裸示,平实无华。进入覆冠之下的帝陵遗址,宛若进入历史长河,偌大的覆冠犹如苍穹,沉静而深邃,粟色的天体下,几道光环似月、似钩、似问,点点星光,似北斗、似天眼、似宇宙。我再次站在炀帝与萧后墓室围栏边,凝视当年工地开挖现天的场景,如今更规整了、更灵气了,心中对建筑工匠、对项目老板的敬重油然而生。帝陵墓室的围栅周边,诸多游人凝视不语,不时有小朋友向着大人仰面指点,他们似乎在问:这里面以前“睡”的谁呀?是谁有这样大的地方?只见一位妈妈弯身给她的儿子低声细说,我的脑海中迅即一闪,这不就是生动直观的历史教科书么?</p><p class="ql-block"> 覆冠之下、苍穹四壁,环置着“铲·释—隋炀帝陵考古工作历程”(前言)和陵墓惊现、陵园勘探、帝陵发掘和遗址公园等四个单元145幅图片和文字的展示,让参观者较全面地了解隋炀帝陵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考古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规范性,考古工作的辛苦、严谨和快乐。</p><p class="ql-block"> 墓室的西侧,栅栏之下一片裸露的土地,告诉人们年偶然发现帝陵的地貌,一块横向视频大屏像翻开的书籍,展示着当年的“发现”。东北角,一座似“轿”非“轿”的玻罩造型里,萧后的塑像亭亭玉立,现代声光电技术讲述着她的身世、她的美貌、她的传奇。参观者伫足凝视,体悟关中来的炀帝在江都10年与江南女子的“门当户对”的结合。</p><p class="ql-block"> 人们静静地在炀帝陵墓遗址展现的隋史长河中寻觅。一位来自浙江的中年女游客在“帝陵发掘”单元前驻足,面对萧后墓一节“壁龛”图片翻阅手机,并嘟哝着“合龙”是哈字哎?左近的我不在意接口,是“龛”吧,读“刊”音。她竟一拍手,就是“龛”哎!并说,很开心噢,今天又认识一个冷字!我站一旁直观地感觉到考古工作对参观者综合素养检索提升的现实版。</p><p class="ql-block"> 入口处右侧一开放式视频室里,循环播放着“隋炀帝陵墓”视频,些许游客默坐探视,我也选一边座坐下静观。一会儿,一小女孩也近我坐下,两眼盯着屏幕认真观视。我侧身瞧瞧,忍不住小声问小孩:小朋友,哪儿来的呀?小女孩专心看视频,转眼瞧我一眼又盯着屏幕,一旁的母亲见我和善,热情应道:无锡来的,并接着告诉我,宝宝早就吵着要过来看看这里的“皇帝”,并说,我们那儿很多人都知道“隋炀帝陵墓”的故事。闻言,让我好生感动和惊奇,近年来,包括考古之类的中华传统文化“冷门”有些“热”,历史的原貌正从诸多历史博物馆中走出来,走进不同年龄的人群记忆。</p><p class="ql-block"> 覆冠四壁,苍穹如罩,置身其间,穿越千年。我从冠之耳门走出,走向三访帝陵而未入的炀帝“博物馆”,去初识隋史的“逗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城记忆(55)</p><p class="ql-block">1510</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2日、20日作于邗上</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