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候,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p><p class="ql-block">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 矣。” </p><p class="ql-block">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 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p><p class="ql-block">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p><p class="ql-block"> ——《论语》 </p><p class="ql-block">(译文)子贡说:“管仲不是仁者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但不为公子纠殉死,而且去辅佐齐桓公。” 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各国,匡正天下,百姓至今享受着他的好处。若无管仲,我们恐怕也要披头散发、衣襟向左开了。难道要他像普通人那样恪守小节,在小山沟里自尽,默默无闻的吗?” </p><p class="ql-block"> 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起成为大臣。孔子听说后,道:“这就可以得到’文’ 的谥号了。” </p><p class="ql-block"> 孔子谈及卫灵公的无道,季康子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 孔子说:“因为有仲叔圉替他接待来宾,有祝鮀替他管理祭祀,有王孙贾替他统率部队,像这样,他怎么会败亡呢?” </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要是说话大言不惭,那么实践起来很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