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的美篇

赵老师

<p class="ql-block">一直被催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自觉!唤醒内驱力,做好这两件事就够了</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有的孩子根本不用父母操心,总是能主动自觉地看书学习,而有的孩子,父母轮番上阵,苦口婆心,却还是拖延懈怠?</p><p class="ql-block">根源在于,孩子的内驱力是否被唤醒</p> <p class="ql-block">一个有内驱力的孩子,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根本不用父母操心,乐于迎接挑战,在学习中收获满足感、成就感。</p><p class="ql-block">相反的,缺少内驱力的孩子,则是被动的,老师和家长在后边推一步,他在前面才能走一步。</p> <p class="ql-block">心理学教授安琪拉·达克沃斯曾在TED论坛上说:</p><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强烈的学习兴趣,一定来自与生俱来的内部驱动力。”</p><p class="ql-block">确实如此。</p> <p class="ql-block">真正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能够在漫长岁月中持续精进成长的孩子,一定有着强大的自驱力。</p><p class="ql-block">其实这种宝贵的能力天生就有,往往是父母一些后天的行为破坏了孩子的内驱力!</p> <p class="ql-block">过度的物质奖励</p><p class="ql-block">生活中,不少父母总是用物质奖励来鼓励孩子,比如写完作业就可以买玩具,帮忙做家务可以换零用钱等等。</p><p class="ql-block">但这种方式很可能破坏孩子的内驱力!</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天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会获得快乐和满足,这是内部动机在起作用。</p><p class="ql-block">但如果父母常用物质奖励去激励孩子学习、做事,那么孩子的内部动机就会被削弱,慢慢转化为外部动机。</p> <p class="ql-block">总是贬低孩子</p><p class="ql-block">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机构曾发布《青少年蓝皮书》。</p><p class="ql-block">通过对多个城市学生的调研,整理出了“孩子最讨厌家长说的5句话”:</p><p class="ql-block">1. 快去学习/快写作业!2. 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你看看别人!3. 不许看手机/不许看电视/不许玩游戏!4. 真没用/笨!5.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p><p class="ql-block">评论区很多家长说,在对孩子批评的背后,隐藏着的是父母的良苦用心。</p><p class="ql-block">之所以说这样的话,是为了唤醒孩子的羞耻心,让孩子更加奋发图强。</p> <p class="ql-block">有远见的父母,懂得激发孩子内驱力</p><p class="ql-block">想要孩子在学习上变得自觉又主动,成为“自推娃”,智慧的父母可以这么做: </p><p class="ql-block">1、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著名教育专家王金战老师这么说: </p><p class="ql-block">“差生是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才产生的,让一个差生变好,就是让他反复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他就会慢慢地变好了。” </p><p class="ql-block">多给孩子一些耐心,让他先从简单的做起</p> <p class="ql-block">当他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才会自发地去迎接更高难度的挑战。</p><p class="ql-block">让他充满信心,相信“我能行”,比什么都重要。</p> <p class="ql-block">2、注意边界,不要过度干涉。</p><p class="ql-block">一个心理咨询师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很多家长为了看孩子有没有好好学习,经常会借着一些送水果、递牛奶的由头,去看看孩子到底有没有在学习。</p> <p class="ql-block">其实父母这样的行为,是在剥夺孩子的自主权,实质上是源于自己的焦虑和不信任。</p> <p class="ql-block">孩子感知情绪的能力很强,这种情况持续时间长了,会引起孩子强烈的反感,你越看着我,我越不想学。</p><p class="ql-block">给孩子充分的个人空间和自主权,他能够决定的事情多了,他才更有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