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每当我想起扶贫那几年经历的人和事,我就意难平。”</b></p><p class="ql-block"><b>说这话的叫老石,是一位退休干部,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了一辈子,终于在花甲之年卸下了重担。之后不久,单位返聘他去扶贫,他听说扶贫要做很多资料,便有些为难,对领导说:“我老眼昏花,又不会电脑,去了能做什么?”领导说:“跑跑腿、干些杂活总可以吧?”老石听了,犹如吃了颗定心丸,说:“这个没问题。”回去收拾好行李,和老伴打了招呼,就随工作队进了村。</b></p><p class="ql-block"><b>到了村里,老石很开心,仿佛又回到了意气风发的年代,浑身有使不完的劲。</b></p><p class="ql-block"><b>那时侯的工作队,几乎没有节假日,“五加二”、“白加黑”、吃住在村,是生活的日常;入户走访、收支测算、填写表格、撰写报告,则是工作的全部。老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奉献余热,走上了续写人生履历的新征程。</b></p><p class="ql-block"><b>老石所在的工作队共三个人,队长和他以及小李。小李是司机,从来没和文化打过交道,不会电脑不说,甚至连个表格都没填过。驻村后,老石和便小李主动承担起了打扫卫生、洗锅做饭,买菜购物、报送资料、整理档案这些力所能及的活,后勤工作做的有声有色,解决了工作队的后顾之忧。更多的时候,他们都随队长入户,协助队长宣传扶贫政策,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措施。</b></p><p class="ql-block"><b>转眼到了年底,工作繁忙起来,信息更新,资料归档,数据上报,年终总结,下一年工作计划,每一样都迫在眉睫。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工作队却走马换将,原队长调回单位另有任用,新派来一个姓胡的队长。胡队长五十出头,打面相一脸憨厚,属于人畜无害的那种。然而他的行事风格却与原队长截然不同,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喝得酩酊大醉,以后的几天里,除了品茶、听音乐,就是睡觉,虽然走访了几户贫困户,也是一阵风,风过去了,一切都趋于平静。</b></p><p class="ql-block"><b>眼看办公桌上堆起来的资料一天比一天多,老石心里开始发慌。要是搁在以前,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今天能完成的工作,决不拖到明天”,这是原队长的口头禅。可如今呢,胡队长却视而不见,好像这些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这让老石有些看不懂了,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b></p><p class="ql-block"><b>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星期之后,胡队长终于说话了,他坐在电脑前,眼睛盯着手里攥的茶杯,对刚打扫完卫生坐到沙发上的老石说:“老石,今天乡里来电话了,要求我们尽快把近期的资料报回去。我初来乍到,不熟悉情况,只能辛苦你了,争取三天内完成这个任务,不然……”</b></p><p class="ql-block"><b>说到这里,胡队长抬起头看向老石,目光中全是冷漠:“不然我们大家都要受批评,被追责!”</b></p><p class="ql-block"><b>“什么?不熟悉情况?你来一星期了,干了些什么?”老石盯着桌面上的资料,心里愤愤不平地反问,“还说什么完不成任务大家都会受批评,被追责,拉倒吧,你唬谁呢?受批评也轮不到我,被追责也轮不到我,我一个退休返聘人员,能有什么责任?”</b></p><p class="ql-block"><b>老石在单位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工作的那些年,即使遇到不公平对待,也没和人翻过脸,总是坦然面对,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但这并不代表他软弱,只是希望别把自己当傻子就行。然而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把别人当傻子,就像今天,胡队长的装腔作势,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这是在甩锅,在推责,是在用权力压榨别人,但他看破不说破。受党教育多年,他的“大局意识”还是有的,于是决定“牺牲自己”来满足胡队长的“无理要求”。他从自己的抽屉里找出断了一条腿、磨的不清晰、用了十几年的老花镜,面沉似水地坐到办公桌前,开始了“不属于自己”的工作。</b></p><p class="ql-block"><b>整整三天,老石的办公室灯火通明。炉子没火了,他顾不上加炭,杯子里的茶水凉了,他顾不上添些热水。贫困户信息不全的,他打电话咨询,电话打不通的,去家里走访,家里找不见人的,去问村干部。</b></p><p class="ql-block"><b>三天后,老石的办公桌变得空空荡荡,该归档的已归档,该报送的已交给胡队长,自己瘫在沙发上,闭上布满血丝的眼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b></p><p class="ql-block"><b>当天下午,老石正在厨房擀面,小李进来叫他,说胡队长正在办公室发火,估计是他上午交给胡队长的资料有问题,被乡里退了回来,让他过去看看。</b></p><p class="ql-block"><b>老石放下擀面杖,抖了抖手上的面,急冲冲赶到办公室。</b></p><p class="ql-block"><b>胡队长正在翻资料,见老石进来,把资料往办公桌上一摔,气冲冲地指着上面的几个字说道“老石,你是怎么搞的?看看上面的错别字,有好几个,还有这里,一个贫困户的名字,被你张冠李戴,你咋就不能认真点?”</b></p><p class="ql-block"><b>老石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拿起资料翻了翻,反问胡队长:“上面有你的签字,难道你审核时没看见?”</b></p><p class="ql-block"><b>胡队长一把夺过资料,快速地翻阅,果然每份资料的右下角都有自己的签名,歪歪扭扭,牛头般大,很“醒目”。原本嚣张的胡队长,顿时像泄了气氛皮球,倒在了椅子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b></p><p class="ql-block"><b>你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暗流涌动,才刚开始。</b></p><p class="ql-block"><b>几天后,胡队长端着茶杯给老石安排工作。</b></p><p class="ql-block"><b>“老石,写一篇工作总结,乡里要求星期三必须完成。”</b></p><p class="ql-block"><b>“老石,写一份调研报告,我星期五要到乡里去汇报。”</b></p><p class="ql-block"><b>“老石,尽快制定一下明年的帮扶措施,下星期一上面要来检查。”</b></p><p class="ql-block"><b>老石听着一个接一个的工作安排,头都大了。这么多工作,怎么都让我一个人做?是我水平高,还是能力强?有这样赶着鸭子上架的吗?还叫人活不活了?真是当官不知民受苦!但是看到胡队长那种高高在上、不容置疑的态度,老石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在嘀咕:“单位是不是没人了?咋就派了这么个玩意儿来当队长?”</b></p><p class="ql-block"><b>为了写好总结、报告和帮扶措施,老石在小李的配合下,四处奔走,求过乡镇干部,求过其他工作队,也求过村主任。在各方力量的协助与配合下,终于在胡队长“限定”的期限内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b></p><p class="ql-block"><b>又过了几天,刚吃完早饭,胡队长又端着茶杯进来说话了:</b></p><p class="ql-block"><b>“老石,工作要留痕,以后的会议记录由你来写,这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b></p><p class="ql-block"><b>“老石,扶贫手册领回来了,我写的字不好,为了迎检,这项工作就由你来完成。”</b></p><p class="ql-block"><b>“老石,帮扶政策牌也由你来写,交给小李我不放心。”</b></p><p class="ql-block"><b>说的头头是道,冠冕堂皇!</b></p><p class="ql-block"><b>老石心里那个气呀,简直快要爆炸了。</b></p><p class="ql-block"><b>这哪里是信任,分明是得寸进尺,现实版的蹬鼻子上脸!</b></p><p class="ql-block"><b>撂挑子不干吧,前期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有些不甘心。继续干吧,实在接受不了胡队长的“无理要求”。老石被困扰的一晚上都没睡着觉。</b></p><p class="ql-block"><b>在单位工作的那些年,老石不论干什么都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从来没有做过半途而废的事。现在来扶贫还不到半年,就打退堂鼓,领导怎么看?同事怎么看?丢不起人那个人啊。“既来之,则安之,坦然面对,坚持到底。”老石捋了捋头绪,给自己打气鼓劲。</b></p><p class="ql-block"><b>接下来,老石取出档案,开始一户一户写扶贫手册,写完扶贫手册,又一户一户写政策帮扶牌。都写好后,胡队长端着茶杯走过来了:“明天你们就可以进户了,我有事走几天。”</b></p><p class="ql-block"><b>老石心说:“走就走吧,我们又没指望你做什么,何必在此人模狗样?你指手画脚,讨厌不讨厌?”但脸上却挤出一丝笑容,说道:“不等明天,我们下午就进户。”</b></p><p class="ql-block"><b>这年的春节,老石过的一点都不开心。老伴心疼他,劝他说:“你看看,现在有几个单位不是小人的天下?过年别干了,别没苦找苦吃,没气找气受!”</b></p><p class="ql-block"><b>老石倔强地道:“不能不干,还得干,使命在身,我还想为群众办点实事,办点好事,不能因为吃了一点苦、受了一点气,就把初心忘了。”</b></p><p class="ql-block"><b>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瞬到了七月初。这天中午,老石填完六月份下乡补助单出去了,胡队长走到老石的办公桌前,看见老石填了三十天,心里就有些不满意。这时正好村主任推门进来,胡队长沉着脸对村主任阴阳怪气地说:“王主任,你来的正好,你说谁家能没有一点事,哪能天天驻村?老石每个月都要多报下乡补助,这个月又填了三十天,你说他要脸不了?”村主任说:“老石是不是天天驻村,我不知道,但村里的老百姓说,天天见老石。”胡队长听村主任这么一说,感觉自讨没趣,悻悻地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又品茶去了。</b></p><p class="ql-block"><b>到了七月中旬,老石和小李带着工作队填好的下乡补助单到乡里审批,分管领导看到胡队长填了三十一天,大发雷霆:“六月份只有三十天,胡队长却填了三十一天,要脸不了?拿回去重填!”分管领导之所以大动肝火,是因为之前审批胡队长填报的下乡补助单时,有好几次发现他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故而对他深恶痛绝。这次胡队长又挑战分管领导的底线和认知,分管领导岂能不火冒三丈?</b></p><p class="ql-block"><b>关于这件事,小李后来和人们说,自从驻村以来,老石从来没有多报过下乡补助,驻多少天报多少天,实来实去,六月份驻村三十天报三十天,一点没错。倒是胡队长,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六月份驻村五天报三十一天,确实有些太过分了。</b></p><p class="ql-block"><b>人们知道真相后,纷纷谴责胡队长,说他“说人道人不如人”,他才真的“不要脸。”</b></p><p class="ql-block"><b>在后来的扶贫岁月里,老石又遇到了许多糟心事,但习以为常了,也就麻痹了,不以为然了。</b></p><p class="ql-block"><b>几年后,随着脱贫攻坚的结束,老石所在的工作队撤销,老石又回到了之前的退休状态。</b></p><p class="ql-block"><b>这天上午,阳光正好,老石正在家里摆弄君子兰,忽然接到胡队长的电话,叫他马上去乡里移交档案。老石有些诧异,档案不是在半个月之前就移交了吗,怎么还移交?“咱们移交的档案不规范,乡里让重新移交,你赶紧到乡里来,我在这里都快一上午了。”胡队长的语气里满是焦急和不耐烦。</b></p><p class="ql-block"><b>老石拿起毛巾擦了擦沾满泥土的手,望向窗外。胡队长过去的种种龌龊、斑斑劣迹,又浮现在他的眼前。他不知道胡队长这几年扶贫到底做了些什么,即使最后移交档案,所有的资料都是他一个人整理的,胡队长除了指手画脚,没帮过一点忙。现在又说档案移交不了,又来找他,他心里要多憋屈有多憋屈。</b></p><p class="ql-block"><b>就在老石浮想联翩的时候,胡队长又打来电话,口气生硬:“老石,你过来没有?乡领导在这等着呢!”</b></p><p class="ql-block"><b>不听“乡领导”犹可,一听“乡领导”,老石顿时炸了毛:“别拿乡领导压我,我受够了!”说完,气呼呼地坐到沙发上,把手机扔到一边,不再搭理胡队长。</b></p><p class="ql-block"><b>第二天,胡队长亲自登门,表示道歉,说自己态度不好,希望老石不要计较,应以大局为重。老石一听“大局为重”,又发飙了:“少拿‘大局为重’忽悠我,我不是三岁小儿,由你们糊弄。”胡队长见老石油盐不进,便态度和软下来,添着脸,谄媚地对老石说:“老石,这几年我确实有对不住你的地方,请你原谅。看在咱们共同扶贫的份上,请你帮帮我,不然我交代不了乡里。”</b></p><p class="ql-block"><b>老石被胡队长的话气笑了,真是狗改不了吃屎,还“共同扶贫”,你跟谁“共同扶贫”了?我整理了一个月档案,你和我“共同”过一天?还真把自己当人看了!</b></p><p class="ql-block"><b>老石虽然一百个不情愿,但架不住胡队长的“胡搅蛮缠”和“软磨硬泡”,一盏茶的功夫,便心慈手软,跟着胡队长去了乡里。</b></p><p class="ql-block"><b>这次移交档案,整整耗时三个月,用掉三盒碳素笔,两箱打印纸。主要是资料太多,按年度,按类别、按项目,一张张、一份份填写移交表。在这个过程中,胡队长依然是动嘴不动手,理由很“充足”:“我写的字不好”“我不知道来龙去脉”“我不懂流程”。</b></p><p class="ql-block"><b>三个月后,档案终于移交了。老石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一本民情日记和两幅老花镜,回了家。</b></p><p class="ql-block"><b>老伴看着他鬓角新生出的白发,关切地问:“这几年扶贫,你觉得值不值?”</b></p><p class="ql-block"><b>老石回答的很干脆:“值!就是咽不下这口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