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煮雨,旧文如茗。适逢美篇探讨快乐教育,我便从岁月深处翻出这篇写于2009年的旧文案。彼时的思考,源于对历史课堂最本真的热忱;纸页间的墨痕,记录着那些年为点亮学生心灯所做的尝试。它不只是一篇教学小结,更是一段教育生涯留给我的温暖回顾,一枚凝结讲台光阴与不懈探索的结晶。今重展旧卷,愿与诸君共品其中滋味,重温那份教育初心。<div> ——题记</div> 爱好历史学习的学生还不忘记将参观黄埔军校纪念馆的照片发送给我。 仍有学生事隔50年还能记得我的名字。 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那么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怎样才能够得到激发呢?<br> 首先,教师的人格魅力、课堂教学艺术是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的必备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课程知识储备和敏感更新能力,是一个通晓古今中外,博识天文地理的饱学之士;是一个崇尚真、善、美的性情中人。只有有活力、有才华、有情感的人才能在穿越历史时空的隧道中做到挥洒自如,魅力四射,从而受到学生的敬仰,达到与学生“相看两不厌”的境地。 二是能用精彩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去打动学生。百家讲坛中的客座老师于丹、蒙曼、纪连海、易中天等之所以让人们赞不绝口就是因为他们讲解生动、妙语连珠、善于设问,调动起了观众的胃口。所以老师在平时就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要善于用生动的文学、历史、科学故事,发人深省的警句,耐人寻味的典型示例去开阔学生的视野,打动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抓住学生。如经常举办一些诸如小品表演、知识抢答竞赛、辩论会、探讨会、博物馆参观等,把学生从枯燥无味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使历史课程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对知识的体验在轻松中得以完成。<div>写于2009年7月(师资培训作业)<br> </div> <b>荆州教研员评语:</b><br> 基础年级的教学学生的活动方式可以多样化些。<br>网易博客发表于2009-07-30 08:13阅读367评论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