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人间四问</b></p><p class="ql-block">暮色四合时,我总想起海子那句诗:“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这疑问像一枚楔子,敲开了我们对存在的质询。而后三问接踵而至——人间纷繁诡谲,为何让人流连?生命强弱不均,为何天不可怜?世界如梦似幻,为何真假难辨?这四问并置,恰似四重奏,在虚无与眷恋、不公与慈悲、虚幻与真实间展开绵长的叩问。</p><p class="ql-block">天空的安慰,正在于它的“空”。它不承诺什么,不赋予什么,只是亘古地展开那片蔚蓝与深邃。这种虚无反而成为最包容的容器——我们的欢笑与眼泪,渴望与失落,都能在其中找到安放之处而不被拒绝。当人间太过拥挤,当意义太过沉重,唯有这片虚空能让我们呼吸。它教会我们:有时安慰不在得到什么,而在遇见一种不拒绝任何倒影的澄明。</p><p class="ql-block">而人间之所以让人流连,恰在于它的“满”。这里充满爱恨纠葛、聚散无常,每一个转角都可能遇见奇迹或深渊。我们在关系的蛛网中挣扎,在欲望的沟壑里辗转,明知一切终将成空,却仍贪恋这尘世烟火。为什么?因为正是这纷繁诡谲构成了生命的质感,正是这短暂的相遇离别让存在变得具体而温热。就像明知玫瑰带刺,我们仍愿伸手——不是为永恒占有,只为触碰时那真实的战栗。</p><p class="ql-block">可人间并不公平。有人如夏花绚烂,有人似秋叶静默;有的生命刚启程就已落幕,有的却能跨越世纪。天地确实不仁,它不以我们的道德尺度丈量万物,只是冷静地维持着某种平衡。但这不怜惜中,或许藏着更深的慈悲——它让每个生命都拥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让弱小的野草与参天古木同样享有阳光雨露。强弱不均的世界里,恰恰逼出了生命各自绽放的姿态。</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来到最后一问:何为真实? 庄周梦蝶的困惑穿越千年,我们同样分不清眼前种种是命运的馈赠还是幻觉的编织。但或许真假本就不需分明——那些让我们笑过哭过的瞬间,那些改变我们选择的眼神,无论来自真实还是梦境,都已真真切切地塑造了我们。就像月光倒映在水面,水波摇曳着月光,虚实之间,美应运而生。</p><p class="ql-block">天空以其空容纳一切疑问,人间以其满给予所有体验。在不公中我们学会珍视独特,在虚幻中我们触摸心灵的真相。这四问如同四根琴弦,共同弹奏出存在的和声——它不提供答案,却让我们在叩问中更加贴近生命本身。</p><p class="ql-block">当星辰升起,我忽然明白:我们流连的从来不是完美的人间,而是在这不完美中依然仰望星空的眼睛;我们渴望的也不是全能的怜悯,而是在意识到局限后依然向光而生的勇气。</p><p class="ql-block">真假难辨吗?或许唯有当我们停止追问真假,全心投入这场盛大幻觉时,最真实的部分才悄然显现——就像天空,它一无所有,却给了我们整个宇宙的安慰。</p>  <p class="ql-block">天地不仁,乃以万物为刍狗</p>  <p class="ql-block">自强不息,方能显生命本色</p>  <p class="ql-block">拈花可笑,悲欢自得于心乎</p>  <p class="ql-block">雁过无痕,不言胜万语千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