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毗卢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新华区上京村东,距市中心10公里。始建于唐天宝年间,是市区内唯一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刹古寺。毗卢寺占地28亩,它以存有明代精美的宗教壁画而驰名中外,并保存有一批西汉石刻、雕像等珍贵历史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毗卢寺壁画共200多平方米,分布在释迦殿和毗卢殿内。尤以毗卢寺殿壁画最为精彩。毗卢殿壁画有122平方米,绘有122组,508位神抵人物,每组均标榜题名。</p> <p class="ql-block"> 毗卢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几十年间,费孝通、赵朴初、黄震、罗哲文、华君武、冯骥才、靳尚谊、何家英,以及路易·艾黎、马海德等众多国内外各界知名人士,都曾到访此地。</p> <p class="ql-block"> 毗卢寺创建于唐代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宋宣和二年(1120年)、金皇统元年(1141年)、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承安二年(1197年)、元至正二年(1342年),明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年曾重修。殿前月台上立有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弘治十八年(1505年)重修碑二通;月台下立有清乾隆年间重修碑四通。殿后立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重修碑二通。</p> <p class="ql-block">毗卢殿</p> <p class="ql-block"> 毗卢殿中央须弥座上供奉毗卢佛,又称毗卢舍那佛,密宗称大日如来,为密宗本尊,意译为光明普照。毗卢佛像前面置有该寺原有的石佛像二尊。两侧有近年补塑的香花菩萨二尊。殿内六壁共绘有壁画122平方米,绝大部分均有壁画题记,共有122组。每组少者一至三四人,多者十余人不等。共绘有佛道儒三教各类各式天神帝君、菩萨天王、护法诸神、往古人物五百多身。</p> <p class="ql-block">释迦殿</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重修毗卢殿碑记</p> <p class="ql-block">重修释迦殿碑记</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重修工程完成于1505年,"功迹圆满"立碑庆赞。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行重修释迦殿工程,到嘉靖十四年才最后完成毗卢寺最重要的、规模最大的一次重修工程,奠定了毗卢寺的规模格局。依据当时留传下来的壁画粉本"壁绘"的,是专业画家与民间画匠集体创作的结晶,充分表现了他们的艺术创作才能。</p> <p class="ql-block">壁画</p> <p class="ql-block"> 毗卢寺壁画绘于明正德十二年到嘉靖十四年间(1517年至1535年),后在明万历、清乾隆及道光年间分别重绘、补绘。最为精彩的壁画在毗卢殿,所绘内容为水陆道场,面积约122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毗卢殿壁画的绘制是依据壁画"粉本"绘的,有统一的布局和安排。这个"粉本"就是"水陆画",水陆画是一种专供佛教进行水陆法会,作水陆道场、水陆斋时悬挂的画,属于人物画范畴,一堂起码悬挂120幅(多则可达200多幅),毗卢殿壁画以壁画题记计共122组。</p> <p class="ql-block">壁画布局合理、主次分明,运用对称手法,将内容庞杂的一百多组壁画,五百多身的帝君神仙各式人物安排得井然有序,杂而不乱。六壁壁画安排很有层次,下层为主像,中层次之,最上层再次。主像高大。比例适中,身材匀称,给人以人体艺术美的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壁画以丰富多变的线条把人物的形象、服饰完善地勾画出来,运笔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以流畅的线条,把丰富多彩各式各类的人物,刻画得富于个性,栩栩如生。有各组壁画均有题记,使观赏者一目了然地知道这组壁画的内容。各组壁画之间的分隔处理得独具匠心,用彩色云气将组与组隔开,这种处理手法更增加了壁画的宗教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一些附近出土标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