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枫伴光影,静待秋意浓。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一只高素质班主任队伍,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强化班主任队伍对党的教育方针与德育理论的理解,全面提升骨干班主任的综合素养与工作实效,由江岸区教育局中等教育科主办、武汉华研教育研究院承办的2025年江岸区班主任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活动邀请了多位专家,为40名本区骨干班主任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p>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23日上午八点半,苏州市教育评价学会会长,江苏省特级教师罗强老师作为第一位主讲嘉宾,以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以及人工智能发展给教育工作带来的冲击,对班主任提出了第一个思考题:人类教育还有什么独特的价值?随着对这个问题的不断刨析,我们逐渐明白:健康、人格情感、想象创造、抽象思维、审辨思维、社会情感等都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接着,罗老师通过对1929-2022对历年出生人口数据的分析,从教育角度探究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的原因,提出校内管理者要关注青年教师婚恋情况,班主任要对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引导,让学生拥有生命的气息。当下的教育在多重变量控制、多要素竞争的复杂生态系统中,因家长和教师群体因焦虑错位而形成的双向绑架。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进行质量监测,构建智能化的教育评测系统,建立数据化的教育生态空间。罗老师以苏州市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为例子,指出与常规思维相反,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更大于教学支持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这也验证了一句老话“德育开花,智育结果”。通过对苏州、新疆两个不同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苏州地区心理健康与家庭因素,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最强学业负担与学业成绩相关性极弱,说明单纯增加课业量并非提升学业的有效路径,德育驱动的学习内驱力比机械负担更关键。而新疆地区影响因素最强的则是手机使用、学业倦怠、教师方面教学方式单一等因素,需关注新疆学生在心理健康支持、学习内驱力培养等德育环节的需求,弥补地域教育生态中的短板。不同地区情况不一,影响因素不一,但综合而得,德育与智育密不可分。</p> <p class="ql-block">最后,罗老师从作业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情感与师生关系,学生快乐的影响因子,德育与教学的平衡以及学生的抗逆分析五个方面给出了对应的数据分析,并提出:内驱的、自主的、快乐的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张利荣老师针对班主任角色和班级体系建设分享了她的教育理念和成长之路。张老师首先指出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还承担心理咨询师、艺术指导、安全员、家校沟通桥梁等多重角色,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与社会教育的联结者。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包括班级建设、家校协调、学生习惯培养、特殊学生辅导、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需兼顾教学与育人双重职责。</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从自己带班的经验,给我们总结出了班级管理三重境界:①人治:班主任权威主导,学生被动服从;②法治:依托班规制度,强调纪律约束;③自治:通过班级文化(如班训、读书角、激励标语)潜移默化,实现“无为而治”。 也分享了她如何利用“建-分-立-信-导”五步打造自主管理班级的事例。接着张老师通过四个教育故事交给了我们班主任关怀艺术的“四重境界”和“四大心法”,帮助我们更好的去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张老师的分享,是一位教育者从“用心做事”到“用智慧育人”的生动缩影。她的成长之路证明,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以“爱”为基石,通过持续学习、实践反思与风格凝练,最终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光荣事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