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朋在写诗(28)

王书朋

<p class="ql-block"> 同学的粘合,友情的诞生,总要有一个时间,总要找一个空间,把时间和空间都找到了,我们应该让孩子成为孩子,有每个孩子该有的样子,可以忘情的奔跑,也可以自由的徜徉,还可以肆无忌惮的笑,或者是竭尽全力的闹,把校园给生动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你如果像我一样,喜欢假期里,或者是双休日,一个人来到校园的话,你就会明白了,孩子们在学校,他们在奔跑,或者追赶,对于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什么,以及能够带来什么,这一点是学校最精彩的场面,一个角落一个角落连接在一起,就会成为我们想要拥有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生命只有在绽放的时候,他的芬芳才会美丽他的周围,进而影响了他自己,也包括他所在的世界,少年时代就应该有这样的“美丽”和“影响”,把人生中最有想象力,也最能够打破自己的时光,过得熠熠生辉生机无限。</p> <p class="ql-block"> 玩闹</p><p class="ql-block"> 王书朋</p><p class="ql-block">嬉闹竟忘前时哀,</p><p class="ql-block">少年总是好疯癫。</p><p class="ql-block">若许人生青春在,</p><p class="ql-block">更是笑看天地间。</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青春勃发的年龄,激情无限的岁月,如果没有一些慷慨激昂的记忆,人生将是多么的空白啊,这些空白累积到一起,就会成为无限的悲凉,把整个生命变得空空洞洞,一旦我们想要回首往日的时候,就会忍不住伤心,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很痛苦的过完了。</p><p class="ql-block"> 没错,在最好的年纪,就要有最好的状态,学习只是一个方面,到了操场上,奔跑,或者是挺立,都是更重要的方面,遗憾的是,我们很多时候,只是注意知识了,就把孩子其他方面全都忘记了,我们的忘记,让孩子特别的尴尬,他们想去,有着很重心理压力的去,玩的都要小心翼翼,偶尔的忘情就会换来无尽的谴责,脚步也沉重了。</p><p class="ql-block"> 幸好有了大课间,有了饭后的那几十分钟,他们可以找回生命最佳的姿态,用这个最美的状态,来点缀灵动且美好的校园,把最好的年龄和最好的地方,进行一次又一次完美的对接,留下最美好的定格,刻录最美好的时光流淌,滋养每个人一辈子,如果把这些时光留下来的话。</p> <p class="ql-block"> 课间</p><p class="ql-block"> 王书朋</p><p class="ql-block">课间操场少年来,</p><p class="ql-block">​奋进更是壮观含。</p><p class="ql-block">铿锵脚步动天地,</p><p class="ql-block">恢宏冲向苍穹巅。</p> <p class="ql-block"> 一个孩子想家了,每到周三,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很多年前,我刚踏上讲台,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一开始很是不理解,后来终于明白了,到了现在,我会忍不住的同情,心疼这些想家的孩子,因为我要劝他们战胜自己,而不是让他们回一次家,这对我来说是个挑战。</p><p class="ql-block"> 想家的情感是真挚的,我的劝告带来的痛苦,把痛苦增加了很多倍,可是我又不敢为了这一个孩子,让很多孩子觉得,自己“应该”想家了,形成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影响了整个班级发展,出现很不好的情绪导向,可我真的很想抬高一厘米,把自己的教育变得柔和,或者说有点弹性。</p><p class="ql-block"> 然而,教育的艰难处,也是价值点,就在这样的两难中,如果帮助孩子养成习惯,和怎么帮助孩子成为自己,在这里有个长远和眼前的考量,需要考虑到学风的形成和班级整体建设的统一,如果从一个孩子有点想家了开始,也许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把教育的温情和价值,在更高层次上,走向更好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  念家</p><p class="ql-block"> 王书朋</p><p class="ql-block">顽童昨日满脸悲,</p><p class="ql-block">低垂泪眼心生归。</p><p class="ql-block">念家何苦校园住,</p><p class="ql-block">未来艰难雏鹰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