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城弱水胡杨林

南苑机场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2日下午,我们五十人抵达额济纳旗的黑城弱水胡杨林景区。秋意正浓,阳光洒在沙地上,像是给这片古老的土地镀上了一层金。胡杨林在风中轻轻摇曳,叶子泛着金黄,仿佛在低语千年的故事。我们沿着木栈道缓缓前行,脚步轻了,心也静了,生怕惊扰了这片沉睡的荒野。</p> <p class="ql-block">刚进景区,黑水新城的城门便矗立眼前。土黄色的墙体斑驳沧桑,一块蓝底金字的“黑水新城”牌匾高悬其上,像是历史伸出的一只手,把我们拉回那个驼铃悠悠的年代。游客们在门前驻足,有人拍照,有人仰头读着墙上的文字,喧闹声与古城的沉静交织,竟也不显突兀。我站在人群里,忽然觉得,我们不是来观光的,而是来赴一场与时间的约。</p> <p class="ql-block">栈道蜿蜒向前,两旁是成片的胡杨。金黄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是无数片金箔在风里翻动。沙丘在远处起伏,像凝固的波浪,而蓝天高远,几朵白云懒懒地浮着。有人靠在护栏边拍照,有人小声交谈,笑声被风卷着,飘向远方。我走得很慢,只想把这一刻的宁静装进心里。</p> <p class="ql-block">步道上方挂着一块指示牌:“弱水胡杨 七彩林”。名字起得真妙,这里的确不止是黄,而是层层叠叠的金、橙、褐、绿,像打翻的调色盘,又像大地在秋天最后一次盛装。游客们穿着各色衣服,红的、橙的、蓝的,与胡杨相映成趣。有人举起相机,有人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秋天。</p> <p class="ql-block">一棵巨大的胡杨树下,光影斑驳。树冠如盖,枝叶繁茂,金黄得几乎透明。一位游客举着相机,对着树干上扭曲的纹路按下快门。那树皮裂开的沟壑,像是刻满了岁月的密码。我伸手轻触,粗糙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忽然明白,这棵树不是在生长,而是在坚持——在风沙中,在干旱里,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默默站成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林深处,一位穿红衣的游客站在两棵胡杨之间,抬起手,像是在调整相机,又像是在向天空致意。她的身影被阳光勾出一道金边,与身后满树金黄融为一体。那一刻,她不是在拍照,而是在成为风景的一部分。我悄悄按下快门,不是为了记录她,而是为了记住这种人与自然的默契。</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士举着自拍杆,笑着对镜头比了个“V”。她穿着红上衣,肩挎黑包,脚踩一双轻便的鞋,身后是铺满落叶的林地和湛蓝的天。她的笑容很自然,像是在这片荒凉中找到了某种久违的轻松。我走过时,听见她对同伴说:“这地方,真让人想留下来。”我笑了,心想,谁不想呢?</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胡杨立在干燥的草地上,枝干虬曲,像是被风沙雕刻过的雕塑。枯枝散落一地,却不显颓败,反而透着一股倔强。开阔的田野延伸至天际,天空澄澈,云朵悠然。我站在这里,渺小如尘,却感到一种奇异的踏实——在这片荒凉与壮美交织的土地上,人终于学会了安静地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