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钱塘江大潮一直都是名声在外,好评如潮,但奇怪的是,我虽然假假的也来过杭州几次,也在钱塘江边,钱塘江大桥旁边逛过,但就是一次也没有见过大潮,也许是时间和地点都不对的缘故吧。但钱塘江大潮早就如雷贯耳,搞得我心痒痒夜不能寝的。据说每年的九十月份是观潮的最佳时机,错过了就要再等一年,我想来想去不能再等了,于是就跟团前来观潮了。其实,我习惯了自由行,不是很想跟团出游,但“扒拉”了一下算盘,自由行去观潮的性价比好像比不上跟团游划算,我这个人,从来都是“算死草”的,哪种省钱性价比高就随哪种。所以,这次就“委屈”一下,跟团游了。其实,旅行社也是“密底算盘”,怎么便宜怎么来,毕竟人家也是生意人,赚钱无可厚非,只要不太影响我们的旅游质量,我们也是“食得闲鱼抵的渴”的将就一下了。</p><p class="ql-block">飞机半夜三更的把我们运到了上海,大巴又把我们运到了杭州的钱塘江观潮的地方。据说,观潮的地方有很多,观潮的时间也很讲究,什么农历初一到初五,十五到二十都是观潮的“好日子”等。我都不懂,也不想懂,因为有导游带着,我们就没必要去伤那些不必要的脑筋了。这次安排我们观潮的地方是“海宁观潮公园”,据说当天的观潮时间是11:40分,也就是说,大潮来到这里是11:40分,导游说来早点可以“霸”一个最佳位置,所以,我们10点钟就来到了“海宁观潮公园”门外,但停车场里早已是车满为患,人山人海了,看来,想看这个大潮的人还真不少,在来钱塘江之前,就有人嘲笑我们,生在海边,长在海边的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海边的浪潮要多大就有多大 ,还专门跑几千公里来看什么潮,是不是傻帽了。想想也是,但网上的视频铺天盖地的把这个钱塘江大潮吹得神乎其神,拍的汹涌澎湃,波浪冲天,不亲眼去看看真实情景,还真有点不放心。所以,我们也就来了。但也有那么一句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毕竟十月份也是到了“水尾”了,今天的潮,是不是在我们意料之中的“汹涌澎湃”呢?其实俺心里还是挺忐忑的。但不是还有一句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吗。来都来了,大也是这样,不大不也是这样了,拭目以待就是了呗。</p><p class="ql-block">随着人流,我们走进了观潮公园,门口的牌坊上“天下奇观”四个大字金光闪闪,这个“金漆招牌”是由海宁籍著名武侠小说大师金庸所写,牌坊两侧的楹联“气象苍茫涵日月,波涛吞吐自春秋”为乾隆皇帝所题,由海宁籍书法家陆康先生手书。牌坊中额刻着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则是孙中山先生的名句。在钱塘江边,还有一座宝塔,这座宝塔名叫“占鳌塔”,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据说它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代1612年,由知县郭一轮经始筑基,继任陈扬明落成,至今已有410多年历史。因民间传说钱塘江潮灾是鳌鱼作怪,故建塔镇之,清代重修后曾更名为“镇海塔”,1983年至1987年重修后复名“占鳌塔”。它是海宁的标志性建筑和精神象征,承载着古人抵御潮灾的精神寄托 。乾隆皇帝曾登塔观潮并赋诗,清代也有诸多文人留下相关诗作 。在江边有一对始铸于清雍正八年的铁牛,铁牛身上刻有一首“铁牛铭”,铁牛铭是这样说的:“唯金克木蛟龙藏,唯土制水龟蛇降,铸犀作镇奠宁塘,安澜永庆报圣恩”。体现了当时人们希望通过铸造铁牛并刻上铭文,以五行相克的原理来镇伏海潮,表达治理水患、祈求安澜的美好愿景 。海宁观潮处的确是名气响当当。</p> <p class="ql-block">我们拾级而上,登上了观景台,钱塘江就一览无余了,观景台下面就是一排排的观景台阶座位,供观潮游客观潮之用,在钱塘江江边,筑起了坚固的栏杆,栏杆前已被游人里三层外三层的站满了,为了防止“湿身”,我们选择了站在高处的观景台上,居高临下,江边早已是人山人海,看台上也早已是座无虚席,观潮人群中,虽然是中老年人偏多,但我也看见有老师带着一班小学生前来,学生们穿着校服,背着统一的书包,整齐划一,兴高采烈,朝气蓬勃,在等待的过程中,老师也一刻不放松“上课”的职责,只见老师从袋子里拿出一沓画,每举起一张,就要同学们根据画面的情景,背出一首应景的唐诗来,同学们也很快的都异口同声的把应景的唐诗郎朗的念出,出游教学两不误,老师真的是用心良苦了。</p><p class="ql-block">我们来的比较早,大潮来的又比较“迟”,站了一个多小时了,脚都站累了,江面还是“风平浪静”,我们都怀疑今天到底有没有“潮”来了。看着江水滔滔的向东流,我们都在猜测着大潮到底是从那个方向而来,也就是说,它是从东往西走还是从西往东走,因为观潮我们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所以还真不知道,但据说,钱塘江的大潮是由东向西走的,钱塘江入海口称杭州湾,形似喇叭,外宽内窄。潮水从入海口奔涌而来,因江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形成壮观的涌潮,沿着钱塘江向西挺进。原来大潮是“逆流而上”的,我们就伸长脖子往东张望了,当俺快变成了“望潮石”的时候,不知谁叫了一声,快看,潮来了,我是站在观景台第一排的,“高高在上”的张望,哪里有潮的踪影?再伸长脖子往远处看,好像看见了,远处果然有一股波浪,黄色夹着白浪往我们这边方向而来了,不一会,那波浪就像步兵队列一样一字排列的往我们这边滚滚而至了,站在栏杆旁的人们都在互相提醒,注意安全。据说,海宁观潮点最著名的是“一字潮”,潮水会像一字型的排列滚滚而来,说时迟那时快,一眨眼,那潮水就涌到了我们跟前的江面,一字排开呈弧形状的滚滚向西冲去,白浪裹着黄泥咆哮奔腾,气势倒是磅礴,但“遗憾”的是,大潮没有向岸边的栏杆扑去,人们期待的“湿身”和被潮水冲倒的画面没有像网上视频那样出现,短短的两分钟,大潮就蜂涌而过,离开了人们的视线,大潮远去了,但观潮人,特别是江边栏杆旁的游人还是久久不愿离开,也许他们因为没有等到被“湿身”被“扑倒”的时刻而心有不甘吧。事后据导游说,这里观看的本来就是“一字潮”的潮景,现在又是观潮的“尾声”时间,潮水没有“旺季”那么大是情有可原的,但无论是什么季,这里的潮水还是相对“平稳”,为了大家的安全,旅游团一般也是会带游客,特别是老年游客到相对“平稳”的地方观潮,这也是今天大家没有观赏到想象中的“波涛冲天”潮水凶涌的原因了。</p><p class="ql-block">虽然如此,但俺也算是完成了心头所愿了,潮水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凶猛,但“屈屈都是鲳鱼”,也算是见识到了钱塘江大潮了。也欣赏到了“占鳌塔”,了解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历史,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能到此一游,也算是有所收获,俺这辈子成不了“弄潮儿”,但今天也算是做了一回追浪人,领略到了“潮水汹涌钱塘江,游人如织竞逐浪”,值了。(2025.10.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