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h6m64oj" target="_blank">叶升龙画论·附三(1)</a></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附三:《绘画艺术的前途——谈谈徐悲鸿先生的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2)</b></p><p class="ql-block">        徐悲鸿先生的作品大概可以分为三类。</p><p class="ql-block">        第一类为写生、习作,包括肖像画、素描画,如《泰戈尔肖像》、《牛浴》(桂林郊外写生)等,此类作品数量最多,尤其是素描习作。这部分作品一般不求内涵的表现,基本上属于技巧方面的练习,只能从技术角度来欣赏,所以本文不作介绍。</p><p class="ql-block">        第二类为“典型论”,本人研究中的人物画论即西方的古典主义,称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包括徐先生的油画大作《田横五百士》《徯吾后》,中国画《愚公移山》等。此类作品当然是很重要的作品,即为历史画和风俗画,而且是为数不多的大型作品。同时,它直接取材于历史和生活故事,人们也容易看得懂,所以本文也不举例子来分析讲解。</p><p class="ql-block">        第三类为“意境论”,本人研究中的非人物画即西方的浪漫主义绘画作品,包括以牛、马、禽兽、花鸟、山水等为题材的画。而就徐悲鸿先生的画来说,第三类作品为数不少,思想意境极丰富。只有第三类作品是由作者主观对对象(客体)进行借景抒情,主要表现属思想方面的东西,内涵在于作者的思想,其中有更多的含蓄性和寄寓性,所以观者就比较难于看懂。这种画亦即有特色的中国画,故今主要分析讲解第三类作品。</p><p class="ql-block">        徐悲鸿先生的绘画资料,本人掌握不多,其中一本1981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画集《徐悲鸿彩墨画》,画集虽小,但入选的绘画数量不少,计有118幅作品。今就主要用这本小画集中14幅画来分析讲解。</p><p class="ql-block">        《徐悲鸿彩墨画》第3幅作于1937年,题为《风雨鸡鸣》。画面是在一块岩石上立着一只正在啼叫的公鸡。画上题诗云:“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在跋中有“怀人之作”几字。虽描写的是怀人之作,却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人民在生活艰难之中叫苦连天。</p><p class="ql-block">        第6幅作于1944年题为《飞鹰》的画,画面画了一只雄健的老鹰在飞翔中。题句云:“飞扬跋扈为谁雄?”这句诗句出于唐杜甫《赠李白》诗,原诗云:“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可以说是徐先生借以自鸣不平,隐喻自己怀才而没有被重视,自己的才能无用武之地,故发出一声感叹。</p>  <p class="ql-block"><b>【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徐悲鸿作品《风雨鸡鸣》1937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徐悲鸿作品《飞鹰》1944年)</span></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h8ieo9a" target="_blank">叶升龙画论·附三(3)</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