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青春终究如此美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赤裸青春》(第二部)后记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为我自己感动。在摘抄完我青年时代这一阶段的日记之后,我感动得不能自已,为我自己,也为我们那整整一代人。 </p><p class="ql-block">大学毕业,我离开了与我血脉关联的上海。上海,作为中国现代社会象征的这个城市,它与我灵魂中那种永远前卫的因子是那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却要与它活生生地分离了,那是怎样的一种惨痛?而且,在离开上海之后,我去到的又是怎样的一处地方呢?那是离江南故土几千公里、而且被人们认定是中国最贫穷、最落后的一个省份。更何况,那正是整个中国都陷于饥饿之中的年代,连上海都要凭“就餐券”才能吃上小馆子里的一碗面条,更不用说遥远的边地。我在这样的境况下只身走向生活,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我面临的该是怎样的艰辛!</p><p class="ql-block">生活的巨涛将我猛然推上巅峰,而又急速地坠落,那不仅是遍体麟伤,那是椎心彻骨的创痛。最敏感的心却要承受无边风雨最粗砺的摧折,生命就是在这样的磨砺下日复一日地成长起来,成熟起来。</p><p class="ql-block">就是在这样的时刻,我的心,还能为大自然极其美丽的风姿感动。为蓝天白云,为日月星辰,为河流,为掠过河面的风,为山岗,为山岗上的秋草春树,我常常心如潮涌。“一片秋叶,一抹斜阳,一角衣衫,一瞥秋波,一闪背影……都会刺痛我的心灵。”该有对世界如何深刻的爱意,该有对生活如何执著的眷恋,才能在那样的时间和那样的地点,青春依然,柔情依然!</p><p class="ql-block">而且我关心我自己,正如简爱所说的那样:越孤独,越没有朋友,我越要自重。我洒扫住所,我浆洗衣裳,我欣赏朝西的房间里那午后的阳光;那阳光照亮了我清纯的泪,也照见了我的一片诗心,一片柔肠。 </p><p class="ql-block">饥饿,贫穷,愚昧,将我紧紧包围,而我仍深深沉浸于亲情、爱情、友情之中。我头上戴着永世不复的“帽子”,可我居然还要向往,还要憧憬,还梦想着未来,梦想着成功。一边饿着肚子,一边白天黑夜地工作;一边浮肿着,一边在暗淡的灯光下一页又一页地研读。周围的人都对我侧目而视了,我还不断对自己说:绝不能庸庸碌碌地度此一生!这又是怎样的思量,怎样的情怀?</p><p class="ql-block">青春终究是美丽的,任凭你灾难如何降临,任凭你生活如何艰辛,青春依然是青春。由于青春,幼稚浅薄也有了意味,愚妄无知也叫人击赏;就是痛苦也带上了诗意,就是磨难也镀上了光环。只要青春永在,人就永远不会绝望。</p><p class="ql-block">今天,还有多少人能理解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人生?</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为我自己感动,而且非常。也许,今后,再也不会有人像我那样生活了;也许,今后,再也不会有人像我那样,风哪怕吹来,雨哪怕打来,也要向着自己心中的神坛挣扎着挺进了。</p><p class="ql-block">那么,就让我的这一部分日记,成为一代人生活的一个见证,成为一代青年所走过的道路的一个记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每一个人也都有不同于他人、只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传记。我们那一代人的生活即将成为历史,新的,完全不同于我们的另一代人正在取代我们而成为生活的主角。总有一天,他们会把我们遗忘,连同我们的苦难和奋斗,连同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让他们就这样超越我们往前走去吧,当他们把我和我的同代人彻底忘怀的时候,也许,全新的世界将就此诞生。 </p><p class="ql-block"> 徐成淼 </p><p class="ql-block"> 2002/12/10</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赤裸青春》第二部为大学毕业以后的日记,未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原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徐成淼文选》评论卷《一代风华》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3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