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误会

钟医师

<p class="ql-block">现在体检,是已经成为我们现代社会每年生活当中的一件重大事情,如果说不算重要的事情。也算是一个必须要做的已经在日程上必须安排的一件事情。</p><p class="ql-block">特别是胸部肺ct已经成为我们体检中心必须要查的一项内容。</p><p class="ql-block">当然对于骨密度测定来说,还不一定是每个人都需要确定的一个项目。这就是我今天要写文章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有一位体检人,他拿到报告的时候发现在报告里面有一个骨密度测定的内容,他当时吃了一惊:好像在体检的时候没有进行过密度的测定,因为以前的骨密度测定都是用手放在机器下面照一下,测一下的一个过程,他好像没有走这个过程,怎么有一个骨密度的体检报告呢?</p> <p class="ql-block">网上的报告</p> <p class="ql-block">为此他特地到体检中心去了解,没想到现代化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你让他感觉到,他现在的知识储备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由于在体检中每个人都需要做胸部ct为此在胸部ct的ct机里面装了一个骨密度测定的人工智能的ai软件。</p> <p class="ql-block">做一次低剂量肺CT,在查找肺结节的同时还可以测量骨密度,或者腹部CT检查的时候还可以查体脂的结果,是不是很值。是何利器这么厉害?</p> <p class="ql-block">这个机器就叫做QCT,也叫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是利用临床CT检查的数据,采用QCT技术进行骨密度和脂肪测量和分析的方法。目前临床上使用QCT多是特指基于CT图像采用定量的方法进行骨密度测量的技术,近年来又发展到测量图像脂肪面积和肝脏脂肪含量等领域,拓展了QCT的应用范围。QCT 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放射科 Genant 和Cann 医师于1982 年提出的利用临床 CT 机进行骨密度(BMD)测量的方法 。国务院2017年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要求40岁以上人群的体检内容应该包含骨密度检测项目。对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人群以及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应纳入常规骨密度检查。《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推荐定量CT(QCT)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建议QCT与临床影像检查的胸、腹部或髋部等CT扫描同时进行,单独扫描时应尽可能采用低剂量CT扫描技术。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联合11家学会制定了QCT骨密度测量临床应用指南,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基于中 国 健 康 定 量 CT 大 数 据 (China Biobank)建立的数据库而制定,腰椎骨密度vBMD&gt;120mg/cm³正常,vBMD80-120mg/cm³低骨量,&lt;80mg/cm³骨质疏松,vBMD&lt;80mg/cm3 且合 并 有 骨 质 疏 松 性 骨 折 ,诊 断 为 严 重 骨 质 疏松,髋部骨密度参照DXA标准。2024年《骨密度装备质量控制与应用专家共识》推荐采用临床CT联合骨密度“一站式”扫描避免增加辐射。骨密度测量按照部位主要分为躯干骨(椎体和髋部)和外周骨(前臂、手指和跟骨)测定,外周骨密度测量一般只用于筛查骨质疏松风险,不能单独用于骨质疏松诊断,当 DXA和QCT二者结果不一致时,建议采用QCT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个q ct还可以进行脂肪肝的评定。</p><p class="ql-block">时代科技人工智能的到来,让我们原来的普通的古老的医学知识也需要更新换代,这就是我们医学需要的继续教育的必要的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