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修强课堂,用技术优课题——“国培计划(2025)”小学校本研修负责人专题研修纪实(二)

那一抹绿

<p class="ql-block">  10月22日,由信阳师范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2025)小学校本研修示范学校负责人专题研修班”校本研修活动如期开展。</p> <p class="ql-block">  上午的学习在温婉大方的主持人对授课专家的介绍中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 西北师范大学李瑾瑜老师以“校本研修如何‘聚焦课堂’”为核心主题,为全体学员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专题分享。</p> <p class="ql-block"> 李瑾瑜教授围绕“课堂是校本研修的最终落点”展开论述,他指出课堂变革是兼具长期性与时代性的“老大难”课题,我们需要回应公平高质量教育、教育强国建设等国家需求。同时,当前课堂概念繁多、课型活动丰富,但仍需追问课堂的核心价值,如高效课堂的“效”、同课异构的“构”等,反思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李老师建议大家在课堂变革中寻找不变的部分,像育人本质、师生关系、教学规律不能变。课堂变革要从“中心论”改成“关系论”,优化教师、学生、课程的“铁三角”关系,把学生当教学和教师发展的资源,建“鲜活又能让学生主动”的生动课堂,还要纠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类口号的错误理解。</p> <p class="ql-block"> 分享过程中,李教授结合多个校本研修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课后复盘等形式,让研修真正扎根课堂。</p> <p class="ql-block">  帅气精神的主持人登场,开启了下午的精神盛宴。</p> <p class="ql-block">  湖北大学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向辉教授亲临,她以“数智技术赋能课题研究”为核心,从理论到实践展开深度分享。</p> <p class="ql-block">  向教授以数智技术核心概念为引,指出信息化解决“从有到有效使用”问题,数字化通过信息转数字格式创造新价值,智能化则赋予系统类人类能力;并援引2024年7月18日官方定义,强调数字技术是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有机融合,可通过数据连接虚拟与现实。同时她了介绍人工智能核心要素为数据、算法、算力,其在教育教学中已实现辅助教学、助力学习等落地应用。</p><p class="ql-block"> 在课题研究实操层面,向教授分享梳理出常用方法与标准流程,并针对关键的立项选题环节,提出三大核心要点——抓研究热点、接学校地气、讲好立项故事,可借助数智技术做好可行性分析,并遵循“想做、能做、要做”的三圈理论。在“选题”部分,她更是帮大家明晰了选题得具体步骤为,并推荐知网、kimi、IMA、秘塔等文献研究工具。</p> <p class="ql-block">  参与培训的学员认真学习记录,此次培训让校本研修和AI技术变得“接地气”,为后续学校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清晰路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