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辉煌—秦始皇陵

bj蓝冰

<p class="ql-block">  错过“十一”旅游高峰,2025年10月13日与老同学一起去西安旅游。14日早上到西安,下火车的第1站,就是去参观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帝陵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完成大一统的皇帝,也是秦朝的开国君主。他13岁继承秦国王位,22岁亲政,凭借雄才大略与先辈积累的国力,用十年时间(前230年—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五百余年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王朝——秦朝,并首创“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寓意“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以雷霆手段开创帝制,奠定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框架,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但其统治也伴随严刑峻法、徭役繁重、思想专制,导致“天下苦秦”,传统史书对其多有暴虐之讥。功过并存,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与影响力的帝王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一号坑 -面积最大(约1.4万㎡),1979年对外开放。 </p><p class="ql-block"> 呈“回”字形长廊,东西向11条、南北向6条隔梁,形成38条过洞。 </p><p class="ql-block"> 已清理陶俑陶马约6,000件,估计原埋6,000—8,000件,以步兵、车兵混合编阵为主,象征秦军主力方阵。 </p> <p class="ql-block">  二号坑 - 面积约二6,000㎡,1994年局部试掘后开放。 </p><p class="ql-block"> 由车、步、骑、弩四个小阵组成“曲尺形”多兵种联合军阵,体现秦军“多兵种协同”战术。 </p><p class="ql-block"> 出土了著名的跪射俑、立射俑、骑兵俑和铜车马配件,是研究秦代军事制度最丰富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三号坑 - 面积仅520㎡,1989年开放,规模最小但地位独特。 </p><p class="ql-block"> 出土陶俑68件、战车1乘,无兵器且面向内作“夹道式”排列,被考古界判定为“军幕”或指挥部(古之“幕府”)。 </p><p class="ql-block"> 坑内发现动物骨骼、残鹿角,推测曾举行战前占卜或祭旗仪式。</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馆</p><p class="ql-block"> 目前的核心展览为2024年9月8日全新推出的基本陈列——“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该展览以秦始皇陵50年来的考古发掘成果为基础,用230件(组)精品文物、大型沙盘、数字交互、场景复原等手段,系统呈现秦始皇陵的宏大规模与丰富内涵,是迄今最全面、最新的秦陵考古主题展。</p><p class="ql-block">一、展览结构(8个单元)</p><p class="ql-block">1. 秦始皇帝</p><p class="ql-block"> 讲述秦始皇从西犬丘到统一六国的生平与政治改革。</p><p class="ql-block">2. 丽山为陵</p><p class="ql-block"> 解析“若都邑”陵园规划:一条东西轴线、三重城垣、封土居中,体现皇权至上。</p><p class="ql-block">3. 宫观百官</p><p class="ql-block"> 展示象征中央官署、寝殿、便殿等礼制建筑的遗迹与出土瓦当、龙纹踏步等。</p><p class="ql-block">4. 地下军团</p><p class="ql-block"> 兵马俑、石铠甲、铜兵器集中亮相,配合武器、陶俑制作工艺多媒体解读,为视觉高潮。</p><p class="ql-block">5. 皇家苑囿</p><p class="ql-block"> 青铜水禽、鹿、马等动物俑,再现“上林苑”式皇家猎场生态。</p><p class="ql-block">6. 宫廷娱乐</p><p class="ql-block"> 首次公开展出的百戏俑、错金银乐府钟等,反映秦宫廷乐舞与杂技文化。</p><p class="ql-block">7. 侍奉如常</p><p class="ql-block"> 侍女俑、御手俑及日常用具,表现“事死如事生”的陪葬观念。</p><p class="ql-block">8. 幽宫紫台</p><p class="ql-block"> 地宫与“黄肠题凑”模型、墓道结构剖面,辅以数字动画演示地宫“紫台”理念。</p><p class="ql-block">二、明星展品</p><p class="ql-block">- 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1980年出土,修复历时8年,6000余件零部件,被誉为“青铜之冠”)。</p><p class="ql-block">- 秦陵第一鼎:目前发现体量最大的秦陵铜鼎,腹饰蟠螭纹,足饰兽面纹。</p><p class="ql-block">- 高级铠甲军吏俑、跪射武士俑、绿面跪射俑(罕见彩绘保留)。</p><p class="ql-block">- 秦两诏文铜权:刻有秦始皇与二世诏书,见证统一度量衡。</p><p class="ql-block">- 金银骆驼(陵西大墓新出土)、青铜水禽(原状呈“或栖或戏”场景)。</p><p class="ql-block">- 百戏俑:姿态各异、肌肉线条清晰,为研究秦代杂技与服饰提供新资料。</p> <p class="ql-block">  骊山园(又称“丽山园”)是秦始皇陵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与兵马俑博物馆共同构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园区总面积约2.13平方公里,以帝陵封土为中心,呈内外双重城垣结构,南倚骊山、北俯渭水,符合秦代“依山傍水”的陵寝风水理念。</p><p class="ql-block">核心看点 </p><p class="ql-block">- 铜车马博物馆:展出1980年出土的秦陵彩绘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p><p class="ql-block">- 文官俑坑、百戏俑坑:展现秦代中央政权机构与宫廷娱乐生活。 </p><p class="ql-block">- 陵冢封土:现存高度约50米,地宫尚未发掘,四周陵墙、门阙遗址保存清晰。 </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自公元前247年即位起即动工修建陵寝,动用70余万人,历时近40年。骊山园作为陵园内城核心区,象征帝都咸阳的宫殿区,与东侧1.5公里处的兵马俑军阵共同构成“事死如事生”的帝国格局。</p><p class="ql-block"> 骊山园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整体环境肃穆静谧,适合在参观兵马俑后,继续深度感受秦代帝陵的宏大气势与历史余韵。</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分两部分,一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二是骊山园。正常情况下的游览顺序,先一号坑感受规模震撼,再二号坑看兵种细节,三号坑理解指挥体系,最后是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馆。第二部分免费坐摆渡车到骊山园,由于园区较大景点分散,建议乘坐电瓶车按顺序游览,K9901百戏俑坑—铜车马博物馆—K0006文官俑坑—秦始皇陵封土堆(陵山),全程游览约4个小时。值得注意的是秦始皇兵马俑参观人比较多,可以错峰先游览骊山园,再参观兵马俑。</p> <p class="ql-block">文字:Bj蓝冰</p><p class="ql-block">照片:Bj蓝冰(手机随拍)</p><p class="ql-block">视频:Bj蓝冰</p><p class="ql-block">景点介绍源于网络</p>